——论加快中心镇发展
市委、市政府日前召开全市中心镇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制订加快中心镇建设进程的政策措施,并作出了全面工作部署。这是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镇经济工作,去年以来先后召开了全市乡镇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从抓乡镇经济到抓农村经济,再到抓中心镇建设,市委、市政府层层深入的战略思路十分清晰:破解“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其突破口就在于加快中心镇发展。
从经济发展的层面看,加快中心镇发展,是解决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的突破口。近年来,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各大中城市第17位。但是,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也十分突出。县域经济特别是乡镇经济薄弱,已成为影响我市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中心镇是区域经济中心,是乡镇的龙头,其经济地位在县域经济中举足轻重。如惠城区小金口、水口、陈江3个中心镇去年的地区生产总值达55.6亿元,占全区三分之一强。博罗县的罗阳、石湾、杨村3个中心镇去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达11.6亿元,占全县二分之一强。由此可见,抓好中心镇的发展,对于聚合本区域各种资源,形成资源放大、增值、辐射效应,从而联动整个小城镇群的发展,带动乡镇经济加快发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至关重要。
从社会发展层面看,加快中心镇发展,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性矛盾的突破口。目前,我市的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变的阶段,人均GDP接近2500美元。根据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我市已进入了效率与公平并重的科学发展时期,而中心镇建设就是实现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契合点。一方面,它可以聚集人口与产业,拓展城市范围,实现集约的、有效率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促进城市资源、文明向农村扩散,反哺农业,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民间投资扩大投资需求,推动农村生产和生活服务业发展,提高农民消费的商品化程度,改善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实现公平发展。
从城市发展的层面看,加快中心镇发展,是解决城市建设“大城市病”的突破口。加快城市化进程,并非一定要将行政区划内的所有居民全都集中在大城市里,带来居住密集、人口膨胀、环境污染、交通梗阻、治安恶化等一系列的“大城市病”。我市提出的组团式山水生态城市的城市发展模式,是由市区中心区、市内各功能区,以及城郊卫星镇和各县城、中心镇等共同组成的城市组团式架构。其中,上接城市、下连农村的中心镇不仅起着重要的粘结、融合、延展的“关节”作用,而且中心镇发展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城市工业的过度集中所带来的环保等问题,同时还为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拓展了空间。
归根结底,加快中心镇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符合惠州实际。一个个中心镇犹如一口口“油井”,找准了加快中心镇发展这一突破口,就找到了推动全市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就能赢得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的强劲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