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教育,妈妈的爱不说我也知道
龙城镇二小的校长和老师都说我的妈妈好,我的妈妈怎么好?我也说不出什么来,我只能讲一下妈妈和我的故事。
我想,校长、老师他们认为我成绩有提高和我妈妈有关。我念一、二年级时,成绩并不是很好,大概在班里前10名左右,之后每年成绩都有提高,上学期,我在班里已经常排第一,在5个班级里保持前3名内。妈妈曾和别人说过,她是潜移默化,培养了我独立学习能力。我念1年级时,妈妈也报读了业余本科。每晚我们两个就一块在桌子旁学习,交流,指导我功课。我原来比较爱闹,后来就能把学习和游戏很好地分配了。在县妇联工作的妈妈经常和我说起书籍和报纸上的知识,让我长了见识,明白很多社会问题。不过我问妈妈一些问题时,妈妈从来只回答一个,其它的引导我去查书本并掌握学习的方法。5年来,妈妈几乎每个晚上都和我一块学习。
妈妈非常尊重我,我觉得很自豪,也常主动做家务。我懂事之后,妈妈有时间就陪我玩游戏,和我建立了一种无拘无束、亲密无间的关系。我们有说有笑地逛街时,好像是一对朋友。妈妈很尊重我的爱好,小时候我想学琴,后来不到一年又想学画画了,浪费了家里不少钱。我跟妈妈说我是发现自己真的爱画,妈妈也理解,然后经常和我讲起美术的东西。我现在把画画坚持了下来,几幅龙门农民画作品还在一些比赛获了奖。妈妈还特意把她遇到的一些事情,甚至家庭经济、生活烦恼都很坦诚地跟我说,我也同样跟她说我的心里话。
我的皮肤黑黑的,不过我可不是在沙滩上晒的,这是妈妈从小培养我独立的结果。每年暑假,我都是在农村里过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可没少割禾、晒谷。在农村里,我学会了不少城里学不到的东西。还有,我在姥姥家可是常常做菜,我拿手的除了“番茄炒蛋”、煮面食、蒸水蛋,还有其它呢。
我很感谢妈妈教会我这许多东西。母亲节来了,我想对她说一句“谢谢”。
母亲独撑小食店,为儿子成才含辛茹苦
很多人都说我生了一个好儿子。其实说到抚育儿子,其中艰辛一言难尽。
我是1981年底生下张慧龙的。20世纪80年代,东江航运已走向衰落,当时我和我丈夫都在航运业工作,收入较低。1988年,我带领两名员工承包了海员俱乐部的饭堂。自从承包饭堂后,我忙了许多。不过即使再忙,我都要定时做饭给儿子吃,让他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晚上收工后,即使身体再疲倦,我也要检查儿子作业,如果发现错误,我就会用张纸条写上正确答案,供儿子参考。1993年,海员俱乐部整体承包给别人,我只好离开饭食堂,在新民后街租了一间临街店面做饮食。新民后街地处偏僻,行人不多,小食店做的大多是街坊生意,一天只有百把块钱收入。有人劝我说,以你的手艺,出去做可赚到大把钱,何必在这里辛辛苦苦还赚不到钱。可是我想,如果出去做,家里人就照顾不了了,儿子肯定也得不到妥善的照看。考虑再三,我还是没有变动。
由于付不起工钱,就没请帮工,饮食店的大部分工作一直都由我承担。我既是采购员,又是厨师,还兼服务员,从早忙到晚。长期的操劳,使我的身体不堪重负。2003年的一天,我在店里干活的时候,突然晕倒在地,很艰难才爬了起来。由于怕家人担心,特别是怕影响我儿子的学业,这件事我一直没有告诉他们。经历这件事后,我知道自己的身体不行了,于是将饮食店盘了出去。现在回过头来看,虽然辛苦多年没赚到钱,但在我的照料下,儿子能够健康成长,我已经心满意足了。2000年,当儿子拿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时,我觉得以前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
我一直感到愧疚的是没能给儿子一个优裕的童年生活。从小他就学会帮忙干活,放学后总是到餐厅、小食店招呼客人和收钱,从无怨言。偶尔他会在店里拿瓶饮料喝,每次看到他喝完那种满足的样子,我都心酸不已。有一次,他忙了老半天,卖了很多包子,问我能赚多少钱,我说只可以赚2元半。“原来阿妈的钱是这么难赚的啊!”他十分惊讶,从此再也不喝店里的饮料。我看在眼里,既为有这么懂事的儿子感到高兴,又为自己不能让儿子随意喝上一瓶饮料而自责。
儿子今年就要毕业了,目前有两个选择,一是到香港大学继续深造,一是到羊城晚报工作。儿子的意思是选择后者,尽早为家里分忧。我和丈夫都希望他选择前者,多学点东西,为以后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我对他说,家里经济困难了这么多年我们都挺过来了,不在乎再熬几年。不过现在是“仔大仔世界”,儿子最终作出怎样的选择我都支持。
妈妈循循善诱帮我走进清华
我能成功地考上清华大学,与妈妈的关心和帮助密不可分。
小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些块状物,引导我拼图案。刚开始比较简单,块数也不多,也就四、五十块,拼的图案多数为狗、猫、鸟之类的动物。接触这些“条条块块”后,我喜欢得不得了,特别是图案拼出来后,自己乐得手足舞蹈。随着自己不断长大,妈妈给我的块状物越来越多,从60块,到80、100、120直至580块,拼的图案也从原来较简单的动物模型到难度较大的风景图。经常拼图,逐步养成了我独立思考能力,也增强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现在回顾起来,我才深深地懂得妈妈的良苦用心,小时候玩这些游戏,实际上是妈妈结合我的兴趣提高我的逻辑思维能力。上学后,我对数学科目很感兴趣,成绩也一直很好,1996年我读六年级时,获得小学数学奥林匹克三等奖,以后又先后在全国第六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全国初中数学竞赛等比赛中多次获奖。
上高三时,由于学习较忙,平时我很少回家,妈妈便每周煲一、两次汤,然后骑自行车专门送到数公里外的学校,边看我喝,边和我聊天。每次妈妈来都对我说要注意补充营养,实际上,妈妈不仅给我带来饮食方面的营养,更主要的是在精神上给了我充足的“营养”。每次与妈妈交流,我都会感觉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在真情流露中,有效地给我缓解了紧张的学习压力。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尽管既要做好工作,又要做好家务,但她仍花很大的心血引导我养成有规律的学习、休息习惯。在我逐渐懂事以后,爸爸经常对我说,你妈除了将精力放在工作、家务和我的身上,几乎没有其他的活动或应酬。经过妈妈的积极引导,在保证休息的前提下,我每天都自觉地学习,从未出现过一曝十寒的现象。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写日记,每天都会把自己所学、所想、所看到的东西写下来,从小学到中学,写下了好一大叠,这对提高我的写作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这得归功于母亲的教诲。
母亲性格淡泊平和,为我们的成长作了最好榜样
我的母亲刘定芳今年52岁,质朴开朗,总挂着笑脸,一副好嗓子让人听起来特别亲切。前年,我大学毕业时,特请父母到广州一起和我照毕业照。我将自己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与父母分享,以此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我的母亲只念过高中,她爱淡泊的生活。她常教育我们生活要简单些,这样,困难也就少些了,生活起来没有烦恼,也容易开心。我们很少看到母亲忧愁的面孔而分散学习精力。记得我读小学6年级的时候,爸爸做小本生意家里生活困难,母亲从不向我们提起这些,而是自己到工厂做工,默默地挑起生活的重担。母亲心里明白“家和万事兴”的道理,总是细心照料身体欠佳的父亲,从不因家庭琐事拌嘴;她与邻里和睦相处,尽自己能力去帮助乡亲。
母亲也不重男轻女,我觉得她待我比哥哥还要好。在母亲的眼里,女性较弱小,需要多加爱护。今年,母亲在酒店里做管理,招了一些女服务员,酒店里有些人嫌她们手脚笨,没经验,对她们没有耐心培训。有的服务员由此失去自信心,提出辞工要求。母亲知道后,觉得这些农村姑娘出来工作不容易,要多给她们机会,就耐心与她们谈心,使她们重新投入工作。在家里,母亲像对待朋友一般与我和哥哥聊天谈心说笑。因此,我们兄妹俩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我们从小从母亲那学习到待人处事的道理。我懂事的第一个母亲节刚好是我的生日,那时我在淡水镇读高三,我就提前寄了张卡片给她,祝她节日快乐。她知道我要加紧学习,就寄回一张名片给我,简单地写道:大家快乐。
母亲常买好看的衣服给我们穿,自己却穿得很朴素,常常穿着工作服回家。今年我参加工作,在母亲节来临前,我带她去逛街,并买了一套她喜爱的衣服,作为礼物送给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