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强制婚检,广东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上升
随着婚检率的下降,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逐年提高,广东省由2002年的137.2/10000(人),升为2003年的208.0/10000(人),2004年再次上升为212.1/10000(人)。也就是说目前我省平均每年近80万新生儿中近1.7万人有出生缺陷。
为了解决自愿婚检率过低导致新生儿缺陷回潮的问题,国家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等7部门今年初发起了“尊重生命尊重爱———‘婚前医学检查’知识宣传周活动”,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婚检宣传热潮。广东省政协于今年3月1日至5日组成视察团到我市惠城区和惠阳区、龙门县等地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的专题视察。在全国“两会”期间,广东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向全国政协大会提交提案,呼吁提高新婚夫妇婚检率已刻不容缓。此项提案得到了近40名全国政协委员的签名附议。婚检问题再次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
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1年多来,我市婚检率仅0.48%
据市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10月至2003年9月全市婚检人数为4629对,婚检率20.12%;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婚检人数仅133对,婚检率只有0.48%。
婚检率巨大滑坡的主要原因是婚检由法定改为自愿。据市妇幼保健院介绍,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前,该院每年至少接受2000多对婚前人员婚检,而且每年均查出几百人患有遗传性等应暂缓结婚的相关疾病。而2003年10月到去年年底,该院总共接受婚检的婚前人员才100多对。自愿婚检的大多数是两类人,一是文化素质较高,懂得婚检重要的人;二是已经发现有疾病的人。
根据全国妇幼卫生年报,2002年,全国婚检人数已达900多万,共检出传染病等各类疾病患者86万多人,平均10人中即有一人患病。而广东省婚检的疾病检出率更高于全国水平,达15.4%,每20对新人就有3对存在生殖健康障碍。由此可见婚检对降低某些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
现在一方面婚检率大幅下降,而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却大幅度提高。
以我省高发的地方性遗传疾病———重型α—地中海贫血为例,经过婚检和产检二道防线的防治,发生率已由2001年的25.6/10000(人)下降至2002年的21.7/10000(人)。但取消强制婚检后,2004年上升到29/10000(人)。又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出现率为17.6/10000(人),2004年却达到了49.1/10000(人)。唇腭裂、多指(趾)、先天性脑积水等出生缺陷婴儿也有非常明显的提高。
怀侥幸心理不婚检,带来的恶果让后代承受
许多将结婚的人为什么不愿参加婚检?据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有5个原因:一是觉得现在有的婚检流于形式“走过场”,医院只是为了收钱,检不检一个样;二是存在侥幸心理,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信心,认为自己不会有什么疾病;三是知道自己患有生殖方面的疾病,怕查出来对象知道后影响结婚;四是婚前已有性行为,想保留隐私;五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
其实,将要结婚并准备生育的成年人,应当完全清楚自己的身体和自己未来的孩子可能面临的健康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如果因为侥幸心理而选择掩盖和回避,那么可能承担严重的后果。万一生了个先天残疾的婴儿,残疾儿童的父母从此会痛苦一生。而许多后果不仅仅自己这一代承受,还要让后代甚至几代人来承受,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也给社会发展带来阻碍。因为出生人口素质的优劣,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而且事关整个民族的兴衰。我国人口基数大,出生缺陷发生率高,由此带来的经济负担巨大。据研究,我国仅神经管缺陷、唐氏综合症和先天性心脏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即分别高达2亿元、20亿元和130亿元,其他各种先天畸形儿带来的经济负担更难以估量。广东省每年用于治疗和照顾新增病残儿(其中大量是重型α—地中海贫血儿)的费用高达5亿元。同时,出生缺陷已成为婴儿死亡的主要致死因素,约占死亡总数的三分之一,并进而影响人均期望寿命的提高。
针对自愿婚检率不高,政协委员建言实施免费婚检
如何解决自愿婚检率过低导致新生儿缺陷回潮的难题?许多医学界专业人士提出了不少好建议。
一是要像抓控制人口数量一样抓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各级政府应该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列入逐级目标考核责任中,加强领导和监督检查,保证出生缺陷干预措施的落实。要加大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的投入力度,把婚检纳入公共卫生体系,逐步由政府支付婚检基本费用,并对婚检内容进行规范,将婚检项目分为必检和自选。例如地中海贫血检查,由于广东是高发区,就应列入必检项目。地中海贫血单项筛查只需15元,我省地中海贫血高发区每年应婚检人数为7.9万人,整个费用也不到120万元,政府如果能为这笔费用“埋单”,那是一项福泽民众的好事。在这方面,全国许多地方已经逐步推行。广东省卫生厅及部分政协委员也建议,广东应尽及早将婚检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施免费婚检。
二是要在全社会加大宣传力度。婚检由政府“埋单”能否解决问题?有专业人士认为,市民对婚检重要性认识不足才是问题的根本。没有强制为前提,仅仅免费是不足以拉高婚检率的。专业人士建议,加大婚检宣传力度很有必要。我市妇联在今年初曾联合妇幼保健院,和计生、民政等部门上街开展婚检宣传,还组织人员到外企、工业园区的14个外来女工较多的工厂中进行婚检宣传。只要宣传持之以恒,相信一定会有效果。
三是要提高婚检服务质量。过去强制婚检之所以受到非议,与有些医院技术不过关,操作不规范,只看经济收入有关。如果重蹈覆辙,质量再打折扣,也就失去婚检的意义。
本报记者袁治平 张广军
相关链接
七成多人表示要重视婚检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名政协委员建议恢复强制婚检,引起了市民的热烈关注。北京青年报和友邦调查公司在北京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6成多市民赞成恢复强制婚检。 ■76.2%的人:婚前一定会参加婚检 调查显示:76.2%的人明确表示结婚前“一定去”婚检,表示“不去”的只有9.5%,此外,还有14.3%的被访者表示到时候再说。 ■39.7%的人:人口出生缺陷比率升高与取消强制婚检有关 调查中有39.7%的被访者认为两者之间有关系,认为没有关系的比例占25.4%,此外,34.9%的被访者认为不好说。 ■61.4%的人:应该恢复强制婚检 据调查,61.4%的人认为应该恢复强制婚检。其中,53.8%的人表示“有必要恢复强制婚检”,7.6%的人表示恢复强制婚检是“非常有必要”的。表示没必要恢复的比例占14.4%,其余24.2%的人对此无所谓。 ■54.2%的人认为:不去婚检是嫌麻烦 调查发现,54.2%的被访者认为人们不去婚检是因为“太麻烦”,有17.5%的人认为不去婚检的原因是“用处不大”,有9.5%的人推测不想婚检是因为“要花钱”,还有18.8%的被访者认为有其他原因。 (北 青)
各方声音
多管齐下引导公众自愿婚检
市医学会副会长高巨广:婚检是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一道关口,这一干预措施的缺失,无疑严重影响了出生人口素质的提高。公众不能自觉自愿地去婚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建议相关部门通过社会调查,摸清婚检受阻的社会心理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增强结婚青年的保健意识和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宣传、引导公众自愿参加婚检。我国部分地区已实行了免费婚检,对此应进行调查研究,科学分析,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婚检之路。
建立防止新生儿缺陷的多道防线
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高利洁:婚检只是防止新生儿缺陷的第一道防线,孕期检查是第二道防线。我们不仅要把好第一道防线,同时还要通过技术手段建立多道防线,例如我院近几年强化了孕期检查,仅查出地中海贫血就达2万多例。这说明过去强调优生、优育、优教,固然重要,但实际上更应加强优恋、优婚、优孕教育和指导。
让婚检过程更温馨更私密
市力臣律师事务所主任邓礼萍:现在年轻未婚夫妇不愿意婚检,除了不想付钱和怕麻烦以外,有的婚检部门走形式、检查质量不高甚至于过多询问受检者隐私等,都使受检者产生抵触情绪。因此,要加强对婚检医疗保健机构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要选择医德医风好、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的医务人员承担婚检工作。还要通过婚检内容、程序的改进,让婚检过程更温馨、更私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