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近日报道我市全国劳模陈伟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林少民的先进事迹,读了心情激动:劳模可敬!
殡仪这个岗位的确有其特殊性。它的特殊在于,工作对象是死人。以世俗观念,与死人打交道是忌讳之事。惠东县殡仪馆馆长陈伟东却认为,“殡仪工作也需要有人干。如果干不好,同样也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他把很多人不愿意干的殡仪工作,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联系起来了,而且还把做服装批发生意的妻子也动员到殡仪馆工作,陈伟东的可敬正在于此。
一个社会的构成,包含千百种岗位;一个和谐社会的形成,需要千万人努力。在那些最苦、最累、最脏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出色工作的人,最令人敬佩。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掏粪工人时传祥,新时期的殡仪馆长陈伟东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客观来说,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相对于“特殊岗位”,更多的“普通岗位”上有更多的人在工作。这就要论到工作干得好坏了。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汽运总公司客运分公司驾驶员林少民行车155万公里事故零记录,这是多么不简单的事!林少民的信条是“安全开车,用心服务”,这“用心”二字看来就是“劳模”与“劳动者”的区别。
劳模可敬,但仅仅表示敬佩还不够,关键是要学。我们都应像陈伟东、林少民那样,在自己的岗位上争创优异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