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特别报道
 
惠州发展目标:世界级石化基地
 
发表时间:2005-11-03 09:40:22  来源:
 
    市区规划总面积2672.3平方公里,三个核心城区规划建成区面积400平方公里

    本次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分为近期(2005年-2010年)和远期(2010年-2020年)。规划区范围为整个惠州市区的辖区范围,总面积为2672.3平方公里,包括惠城区、惠阳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各区管辖的镇和街道办。核心城区范围指惠城组团、陈江-仲恺组团、惠阳-大亚湾组团规划建成区及相关控制地区,其中规划建成区面积约为400平方公里。

    在各个组团中,惠城组团包括江南城区、江北城区、三栋镇及数码园,水口镇、小金口镇、汝湖镇、马安镇、永湖镇的部分地区。陈江-仲恺组团包括仲恺高新区、惠环街道办和陈江镇,沥林镇、镇隆镇、潼侨镇的部分地区。惠阳-大亚湾组团包括大亚湾开发区、淡水镇、秋长镇、三和开发区。

    本次总体规划提出惠州的城市性质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性中心城市,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为主的制造业基地,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发展定位为世界级石化基地;华南地区重要的电子信息业、临港产业聚集地;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区域重要的休闲度假基地;珠江三角洲东部次中心城市及地区性中心城市,珠江三角洲外圈层重要的增长极,向内陆地区传递区域辐射带动力的重要门户;重要的区域交通运输枢纽(港口、铁路等综合)。

    突出中心城市职能,发挥产业制造优势

    惠州市是珠三角东部的次中心城市,随着规划区经济实力的提高,次中心城市的地位将会进一步突出。由于扼守珠江三角洲东部交通门户的地理区位条件和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高端位置,惠州市区对博罗、龙门、惠东、河源、汕尾等地还发挥着区域辐射和服务功能。随着交通条件的进一步发展和城区功能及居住环境的进一步完善,规划区对博罗、龙门、惠东、河源、汕尾等地将会发挥更大的区域辐射和服务功能,包括商务、教育、就业、居住、旅游等。

    从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规划区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业产业集群,同时劳动密集型的轻加工业也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如服装、毛织、运动器材、灯饰等)。从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看,规划区正在培育石油及化学产业集群。从现实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看,规划区还有可能建立起旅游业产业集群。

    市域空间格局为“一区四核五轴七节点”,市区人口2020年达到415万

    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本次总体规划把惠州市划分为6个城镇发展区:南部城镇密集区、博西城镇密集区、稔平半岛发展区、北部城镇发展区、东部山区城镇发展区、西北部山区城镇发展区。并提出惠州总人口到2010年达400万-490万;2020年达510万-650万。市域城市化水平2005年达到63%左右,2010年达到74%左右,2020年达到83%左右。市区人口到2010年达到26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87%;到2020年达到415万,城市化水平达到95%。

    本次总体规划提出市域空间格局为“一区四核五轴七节点”的“核心—网络—放射”状。“一区”:惠城—惠阳(市区)为全市的城镇核心区,核心区向北延伸至龙门形成城镇发展副轴。“四核”:惠城(城区及博罗县城)、惠阳城区(含大亚湾)、惠东县城为市一级主核心,龙门县城为山区发展核心,促进核心城镇对周边城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五轴”:惠城—三和开发区—联想工业园—数码工业园—惠阳城镇轴;深圳(香港)—新墟—陈江—惠州市区—杨村—河源发展轴;广州—博罗县城—惠城区—惠东县城—稔平半岛发展轴;深圳(香港)—惠阳—惠东县城—汕头发展轴;惠城—龙门城镇发展次轴。

    “七节点”指规划稔山、吉隆、新墟、多祝、杨村、园洲、石湾为辐射轴上的中心城镇。市域城镇化的总体战略是以石化基地建设为契机,以南部地区为重点,推动全市城镇化进程;近中期重点建设惠阳(含大亚湾)海港工业城市,拓展完善惠州中心城区,形成哑铃状核心;远期加强东部惠东县城、西部博罗县城的次中心作用;通过南部地区城镇的发展,带动、促进东、北部城镇的发展,促进全市可持续发展。

    在空间发展策略上,提出以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城作为城市化核心地带,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空间发展布局,通过便捷的交通联系诸城镇,实现产业、规模、生态的最佳结合;龙门、博罗及惠城西部、惠东东部地区及稔平半岛为“惠城-惠阳-惠东”三角核心的辐射区,并以石湾、杨村、园洲、稔山、多祝、新墟、吉隆为次一级中心形成扇轴状梯级空间发展序列。

    三栋永湖良井将成城市远景发展核心区,淡水河将变为淡水湖

    本次总体规划对城市可能的新拓展地区的存量建设用地区的发展进行判断,三栋、永湖、良井发展定位为城市远景核心地区。

    1、江北地区:江北街道办、小金口、汝湖。由于该地区是目前城市政府唯一能控制的、临近现状建成区的、基础设施配套比较成熟的、可以成片开发的综合性用地,本次总体规划基本判定该地区为重要的城市拓展地区。

    2、江南地区:江南、龙丰、桥西、桥东、河南岸。本次总体规划对于江南地区的发展,重点关注如何在发展中维护城市活力和提高质量,其中涉及西湖综合环境(水体、景观、尺度和有效利用问题)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如何将过去小城市的空间尺度与城市未来发展需求对接,包括城市交通、城市功能的合理区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旧城改造等。

    3、江东地区:水口、马安。本次总体规划重点关注该地区的两个发展问题,第一,地区发展与整个惠城区的功能和空间资源的整合,提供地区发展质量和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市功能的互补和互动;第二,沿江地区城市用地功能的确定要有利于东江水体保护。为此,初步判别本地区的发展策略为适当限制规模和调整工业用地布局,提高发展质量,增加生活性功能。

    4、中部地区:三栋、永湖、良井。惠州沿海发展思路的建立,使该地区成为城市发展重要的战略性地区。发展定位为城市远景核心地区,拥有重要的城市功能和发展地位;同时将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理念引入,将淡水河整治为淡水湖,利用水面组合远期的各城市功能组团,使每个组团可以演变为相对独立并可逐渐推进发展的城市功能组团。与西枝江之间留设超大型的生态型绿地,既保护水体,又能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提供支持。

    5、陈江仲恺地区:陈江、惠环、潼侨、镇隆、沥林及仲恺高新区。本次总体规划关注重点是统筹5镇区发展的“拳头计划”,对存量建设用地的使用、城市功能设定和空间布局等都将以城市和地区整体发展需求确定,集约利用存量建设用地。

    6、惠阳地区及大亚湾开发区。本次总体规划重点关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合理的发展规模和用地标准——针对地区发展动力、石化产业的用地构成特点和用地标准,制定本地区发展规模和用地标准;第二,合理的空间布局和用地性质——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以科学、合理空间布局为首位目标,整合两区城市功能和城市空间要素;第三,健全刚性的空间管制计划——对规划期内非城市建设用地区分类别,制定刚性的空间管制计划。

    7、北部4镇和独立镇区:横沥、矮陂、大岚、芦洲、潼湖、新墟、沙田、平潭。北部4镇和独立镇区的存量城市建设用地,基本不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选择,鉴于各镇区位、资源环境的不同,本次总体规划将有重点地提出它们的发展要求,如北部4镇以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为首要目标,严格限制工业项目尤其是有污染的工业项目的进入;新墟和潼湖两镇,注意与区域的协调发展,预留足够的区域交通廊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沙田镇的城镇空间布局应避免区域交通产生干扰;平潭镇位于西枝江岸边,广汕公路穿城而过,城镇核心生活区应远离区域交通,并严格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内进行一切建设等。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