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出通报,禁止企业在生产PVC保鲜膜时使用二己二酸酯(DEHA)增塑剂。因为含有DEHA的保鲜膜在遇上油脂或高温时,增塑剂就会释放出来,并随食物进入人体,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妇女乳腺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甚至精神疾病等疾病发生(见本报10月26日A2版)。
既然含有DEHA的PVC保鲜膜有这么大的危害,为什么有些超市、饭店仍然在使用呢?这就说明有关部门和单位宣传不到位,监督检查没能迅速行动起来。
也许有人说,这是一件小事。笔者认为这是在逃避责任,是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一种漠不关心的麻木,与胡锦涛总书记曾讲过“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重要论断是相悖的。有关部门应该行动起来,加大宣传力度,搞好监督检查,让商家明了,让群众知晓,知其害而避其过。帮助那些包装生产企业提高认识,积极做好应对措施,把国家相关食品包装的法规和标准告知企业,规范他们的生产,从源头上堵住对人体有害的包装产品流入市场。
为了身体的健康,为了生命的安全,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该看清保鲜膜所用的材料是否安全,未明确标明原料成分的就不要购买。只要有关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商家拒绝有毒膜流入,消费者购买时细心辨别,那么含有“毒素”的保鲜膜就无立足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