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不少人每天都有一定的时间在公交车上度过,乘车文明从某种程度上体现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公德意识。公交车是个小社会,也是一个“道德考场”,一言一行折射出道德水平和社会冷暖。
在公共汽车上,大家都贴得很近,谁碰谁一下,谁踩谁一脚,这是难以避免的事。其实,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只需说上一句“对不起!”就能够化干戈为玉帛。那些因为踩脚、碰人没说句抱歉的话而引发“战争”的,显得既没教养又很无聊。
作为年轻人,应该主动将座位让给老人、儿童、孕妇以及病人,而不要看到需要让座的时候,赶紧闭上眼睛装作“已然入仙境”,丢了自己的翩翩风度。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到了什么时候,我们都应继承和发扬。每个人都有父母、自己也都会有年老体衰的一天,如果你需要别人帮助时,看到的却是一些冷漠的面孔,你心里会是什么滋味?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温馨、友爱的氛围,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理解与支持。 让座是一种文明行为,但接受让座者也应该表示出最基本的礼貌。我们常在公共汽车上看到,有些人接受别人的让座后,一副理所当然、无动于衷的样子,连“谢谢”也不会说一声。当然,人们让了座,倒不是一定要别人说一声“谢谢”的,但接受别人让座者的冷漠态度往往使让座者心理不平衡。作为接受别人让座者,希望你说一声“谢谢”,一句文明用语既道出你对别人的尊重,又体现出你的素质。如果让了座却得不到起码的尊重,让座的热情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山水城市里,惠州的城市精神是通过市民的点滴实践逐步积累起来的。我们要塑造惠州的城市精神,就要从身边小事做起,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行为来体现,真正把文明乘车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本版文/图 本报记者刘明霞 巴山 通讯员林斌 林艺燕 潘登登 孙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