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警惕“移花接木”花招
 
发表时间:2005-06-15 08:53:47  来源:惠州日报
 
    《聊斋志异·陆判》曰:“断鹤续凫,矫作者妄;移花接木,始创者奇。”妖魔鬼怪会“移花接木”,现在某些官员也会。中国青年报记者曾在某市的一街道上走了大约两三百米就发现有18棵树被作了手脚,树上飘舞着的枯黄树叶,大部分是用铁钉钉在树干上的活树枝的叶子。造假者为了遮盖笨拙的手段,用草绳或薄膜遮盖铁钉和树枝的根部,省事点的则将树枝插入树杈或围在树干上的草绳圈或薄膜里。在同一路段的另一侧,记者也发现了20棵作假的香樟树。一位路过的市民感叹道:“这是为了迎接检查或验收,骗领导的。”

    成语“移花接木”比喻暗中使用手段,更换人和事物。现在好了,则专门用来对付领导和上级。有个县花了数百万元,举办一个大型招商引资活动,下令各乡镇要有10个以上的客商,而且要有一名“外商”。各乡镇也自有办法,不用出国,跑到省城的大学里“招”“外商”,“洋学生”摇身一变成了外国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一些地方的领导为了出政绩图升迁,不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而是急功近利,欺瞒上级。央视《焦点访谈》曾报道,某地花29万元打了30口机井并建了统一颜色、统一形状的机井房,而机井房里有25个是空的,5个有井的3口是坏的。当地农民还得自己掏钱挖井灌溉。

    弄虚作假确实是到了该严肃查处的程度,有的为了争取财政支持,叫苦叫贫,夸大损失;有的为了政绩,虚报成绩,移花接木,大放“卫星”;有的农民温饱还未解决,领导就乱搞形象工程,给人一幅“繁荣昌盛”的景象。总之,都是某些官员在玩弄百姓,糊弄上级。他们并不是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而是在为自己涂脂抹粉带高帽或谋取经济利益。据媒体报道,类似这种做法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存在。有些人,贫困人口的钱敢骗,退耕还林的钱敢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钱敢骗,良种补贴的钱敢骗,培训民工的钱当然更敢骗。

    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更应实事求是为民办事,别去玩弄“移花接木”的假把戏,以免最终害了自己。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