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特别报道
 
陈成才:14年成就一个中国名牌
 
发表时间:2006-03-06 09:58:55  来源:
 
    刚刚荣获惠州市首届突出贡献人才奖“创业之星”的陈成才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这是惠州的父老乡亲对我的厚爱。”

    买回名牌衬衫一件一件拆开,分析对比学习借鉴

    1990年,陈成才成立了惠州市富绅服装实业有限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当时,市场上国外的品牌衬衣最低的也要100多元,而国内的品牌衬衣最多也只能卖到几十块钱。经过市场调查和分析对比,陈成才认识到:只有好的品质才能成就好的品牌,好品牌必须具备好品质。

    或利用出差的机会,或委托出境的朋友,陈成才把当时能够找到的名牌衬衣样品全部买来,一件一件拆开分析对比,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最后形成了富绅独特的产品和品牌风格:以“千锤百炼、富绅精品”的品质之美诠释、演绎富绅独特的品牌内涵。

    “富绅”牌衬衣投放市场后获得了巨大成功:1991年销售额是2000万元、1992年是7000万元、1993年则超过了1个亿……

    一件衣服经过380多道工序和120次检验

    陈成才经常挂在嘴边的几句话是:“质量是做出来的,不是验出来的”,“产品即人品”,“每件产品都是样品”。为应对激烈竞争,在全行业大谈“成本”、“节约”的时候,陈成才却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反其道而行——购买最好的原料,引进最好的设备,学习最好的技术,聘用最好的人才,做行内最具竞争力、最有价值的品牌。

    一件衣服,从面料选择到设计、裁剪、缝纫、熨烫,要经过多达380多道工序和120次左右检验,陈成才坚持这些工序和检验一个都不能少。他一次性从德国、意大利等代表国际服装生产最高水准的国家购买1480套设备;大刀阔斧进行系列产品的开发,不仅做衬衣,还做T恤、西裤等等。

    2004年9月1日,这是一个令陈成才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富绅衬衫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结束了广东服装无中国名牌的历史。2005年10月,富绅休闲系列又获得中国质量监督总局颁发的“国家免检”荣誉。

    员工都把陈成才当成贴心和信赖的亲人

    “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员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这是陈成才的人才观。

    陈成才一直十分关注员工的成长和进步,努力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他说,与其用待遇留人、用福利留人“笼络人心”,不如用发展机会留人、用真情实感留人“凝聚人心”。在工作中,他号召每一位员工学会“取长补短”,发扬“传、帮、带”精神——将先进的技能传授给别人,帮助新员工尽快熟悉工作职责和要求,带动暂时落后的同事快速成长、共同进步。

    2005年10月,有一名普通的车间女工因为丈夫调往异地工作,向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并获得批准,不料几天后不幸摔折了腿。昂贵的医药费面前,女工几乎陷入了绝望,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她拨通陈成才的电话。陈成才一边安慰女工,一边指示财务迅速赶往医院替女工交纳医药费。

    类似这样的事例,在富绅集团不知道有多少。因此,在公司里面,许多员工都习惯亲切地称陈成才为“陈叔”,在他们心中,早已把陈成才当作了自己贴心和信赖的亲人。

    富绅成为“希望工程”长期合作伙伴

    随着富绅事业的不断前进,公司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喝水不忘挖井人”,陈成才没有忘记国家和社会,他本着“热心公益,回报社会”的宗旨,积极关注社会公益事业。

    2005年,惠州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陈成才多次捐款捐物,并为筹建市慈善总会、市富民小学等慷慨解囊。富绅公司主动联系“希望工程”筹委会,成为“希望工程”的长期合作伙伴;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常年赞助“希望工程”公益广告;公司还与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共同创立“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富绅基金”,用于资助每年一度的“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评选和奖励。

    “自己和富绅的每一点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上级领导的帮助,离不开千千万万百姓的支持。我的回报,不是馈赠,也不是故作大方,是实实在在的对中华黄土地的热爱,是绿叶对根的情意。”陈成才说,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他的职责除了将“富绅”这一民族品牌做强做大,为国家和社会创造经济效益外,还应该有远大的理想,保持崇高的精神境界,积极回报人类、回报社会。  本报记者孙晓说 通讯员张清平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