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燃油价格居高不下,柴油还一度紧缺,不少车主苦不堪言。燃油价格的走势,成了市民关注的热点。
新闻回放
市区及周边乡镇柴油紧缺
2006年4月20日,本报《市区柴油供应紧张》一文报道了市区柴油需求量增大,出现供应紧张局面。当时全国的柴油用量紧张,柴油批零倒挂。但我市公交车和专线车用油大户未受到影响。经市经贸局和各石油公司的调配,柴油紧缺局面很快缓解。
2006年9月1日本报《我市未闹“柴油荒”》报道了连日来市区、潼湖、潼侨、陈江、沥林等多家油站没有柴油的情况。个别油站称,购进柴油价格过高,没有什么利润可赚,这是当时部分油站不供应柴油的主要原因。市经贸局称,与深圳、广州、佛山等城市相比,我市柴油供应情况正常。
柴油紧缺,用户叫苦
2006年,我市市区和部分乡镇的加油站出现了柴油供应紧张局面,持加油卡的客户一次可加100元柴油,持现金的客户每次可加50元柴油,不少车主大倒苦水。住在博罗的邹先生说,他家有一辆柴油小货车、一辆小轿车,都是用来跑业务的,用油量都很大,以前出现的汽油荒,已经对他的业务造成了一定影响,好不容易熬过去了,柴油又没得加。他无奈地说:“现在这种没有柴油加的现象到底是怎么造成的,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放心用油?”
现状
我市油料不会出现紧缺局面
2007年1月14日零时起,汽油价格下降,平均每升汽油下降0.2元左右,这是在20个月里燃油连续涨价4次、价格居高不下后,迎来的首次降价。但由于下降幅度不大,一些车主对此反映平淡。
近日,记者从市经贸局、中石化、中石油了解到,自从千里输油管道开通以来,由于油料运输不受天气影响,我市的油料供应和储备更有保障。春节期间,我市燃油不会出现紧缺局面。
本报记者叶玉强 实习生刘艳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