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记者在惠州宾馆见到了年过古稀但精神矍铄的李天生。
今年已经77岁的李天生是福建省永定县湖坑村农民,从来没念过书却对客家山歌具有精深的造诣,如今他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2006年他被福建省文联授予“福建省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荣誉称号。
13岁就开始唱客家山歌,至今已唱60余年
李天生告诉记者,他从13岁就开始唱客家山歌,已经唱了60余年。“那时因为家里贫穷,我经常跑到离家10多公里的地方给地主放牛,深山里常常传出老一辈人唱出的客家山歌,听多了自己也受到感染,也跟着唱。”他说,后来一起放牛的老大爷见李天生的嗓子不错、有天赋,于是就教他唱山歌。经年累月,李天生掌握了28种客家山歌的基本唱法,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山歌手,村里人都非常喜欢听他唱歌。
1956年,全国举办第一次农村业余文艺汇演时,李天生以良好的唱功被选中。他演唱了客家山歌《八月十五看月光》、客家小调《摇桑曲》等,博得了首都观众热烈的掌声。演出结束后,他和演员们被接入中南海怀仁堂,为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唱客家山歌《金丰大山不寻常》。说到激动处,老人当场唱起这首客家山歌来。
2000年春天,厦门爱乐乐团的郑小瑛女士来到永定湖坑客家土楼寻找最原始的乡间音乐素材时,无意中发现了李天生这位山歌王。在第16届客属恳亲大会上,李天生和郑小瑛同台演出交响乐《土楼回响》,李天生演唱了《阿哥出门往南洋》,他婉转深情的歌声,一时轰动全场,让在场的海外客家游子感动得流下热泪。此后,李天生跟随厦门爱乐乐团前往世界各地宣传演出,受到海内外朋友的赞誉。
义务教学生唱山歌,收有弟子80余人
虽然到过许多大城市,可李天生说自己还是喜欢农家生活。他说,在农村更能唱出山歌的韵味。除了演出需要,平常他都在家里种田、养鱼。
李天生说,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创作,是一种民间文艺,非常珍贵,应该代代相传。为了让客家山歌后继有人,他还到当地以及周边地区的中小学义务教学生唱山歌。他遗憾地说,他收有弟子80余人,可惜没有很优秀的。他真诚地对记者说:“希望客家山歌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