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九次党代会在全国地级市中首次提出人本立市战略,这是一次重大的战略转型。实施人本立市战略,必须从全市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依靠全市人民的聪明才智,实现惠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最终满足全市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和谐社会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都必须以人为本。指导和谐社会构建的科学发展观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人为本更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从现实依据看,实施人本立市战略是惠州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转型。多年的“工业立市”加速了惠州的工业化进程,为惠州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6年,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37亿元,人均GDP将比2005年的21911元有一定增长。按照国际通例,人均GDP在1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间是社会矛盾多发期。协调各方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成为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尊重人、理解人、依靠人,重视社会各阶层合理的利益诉求。另外,惠州在过去快速发展时期基本上保持了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了进一步建设绿色生态惠州,只有实施人本立市战略才能克服“物本”潮流的弊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从“工业立市”向“人本立市”转变,是发展战略上的创新,进一步明确了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人本立市战略把人作为发展的原动力,是对社会发展动力的深度开发,对我市培养、引进人才,加强人才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必将为工业富市、文化兴市、创新强市、生态旺市、依法治市提供源源不竭的人才支持;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对增强执政为民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人本立市战略能促进广大干部破除官本位思想,增强依法治市、以德治市意识,革除只见GDP不见人的片面发展观,树立科学政绩观;人本立市战略将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问题;人本立市战略在实践中必将使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采取一系列切实措施,化解社会矛盾,确保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构建和谐惠州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