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本报记者曲 哲
嘉 宾: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罗志荣
话 题: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提高城市综合形象,增强我市发展后劲和活力,越来越为广大市民所关注,也成为此次“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今年安排的重点项目有哪些内容?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带来了什么效益?如何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昨日下午,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罗志荣就这些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十五”期间全市建成投产重点项目45个
问:我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重点项目进行计划管理的,这一思路基于怎样的考虑?
答:重点项目建设是加快发展速度、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也是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基于此,我市从2002年开始对重点项目进行计划管理,其中“十五”期间(2002年至2005年),全市共安排建设重点项目76项,项目总投资988亿元,建成投产项目45个,完成投资540亿元。
问:重点项目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效益?
答:重点项目的建设和投产,有效地带动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初步构建了我市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基本框架,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在产业发展方面,如大家都知道的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其建设期间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税收,还提供了就业岗位,特别是其投产使我市在拥有电子工业等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石油化工这一颇具全球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促使我市工业结构趋向重型化,工业效益得到提高。
与老百姓关系更直接的交通环境大为改善。“十五”期间通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全市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80.7公里,改造国道省道112公里、县道360公里,实现了市到县通二级以上公路、县到镇通三级公路,使我市交通优势更加明显。
交通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
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全市安排重点项目50项,年度计划投资152亿元。请介绍一下这些项目的具体内容。
答:今年的50个重点项目中,有17个是新开工项目,其他为续建项目和投产项目。其中新开工项目包括中海油煅后焦、惠州中海油PX、惠州普利司通轿车子午胎、惠城东保利等工业项目,厦门至深圳铁路惠州段、惠州金山大桥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惠东平海电厂一期、220KV惠城鹿江输变电工程等能源项目,惠州大堤(南堤)堤路贯通工程、惠城马安围安全加固工程、市区文头岭防洪排涝整治工程等水利项目,以及一些村民拆迁安置、医疗卫生、旅游等项目。
问:这些项目在安排上体现怎样的思路?
答:体现了更加关注民生,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今年安排的重点项目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7个,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另外,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今年我市把6个能源工程纳入重点项目,以确保顺利建设、如期投产。重点项目中特别是新开工项目中,水利工程较多,投资也比往年大大增加,这是百姓十分关注的。在新开工项目中,还安排了惠城江北村民拆迁安置等项目。
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
问:职能部门如何确保这些重点项目建设质量、工期?
答:一方面,我们将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动工建设一批,前期推进一批,规划培育一批”的工作机制,实施重大项目工作责任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等措施,及时有效解决重大项目在征地、拆迁、环保、交通、供水、供电等方面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保证项目按计划推进并能保持衔接。同时,我们将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使每项重点项目都成为“阳光工程”、优质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