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高龄老人补贴年龄应降低
 
发表时间:2007-01-17 09:46:31  来源:惠州日报
 
    1月15日,《惠州日报》报道,5名市人大代表向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对全市高龄老人实行补贴的建议》,读后深感欣慰。孟子曾经展望过这样的理想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敬爱自己的老人,再推而广之去敬爱别人的老人;抚爱自己的孩子,再推而广之去抚爱别人的孩子,这样天下大事就像在手掌上运筹那样容易了。这是中国儒学一以贯之的仁政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粹,千百年来一直为治世者所借鉴。笔者看来,孟子的展望今天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一个社会真正达到了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高度自觉,那么这个社会必然是名副其实的“以人为本”。

    我国的现行老龄标准,仍然以60岁为起点。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市大抵与国家同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视老龄工作,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医疗卫生保健水平的逐年提高,人居环境的日益改善,老龄人口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这是不争的事实。“人生七十古来稀”早已成为历史。我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约74.5岁(国家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约73.5岁),5年、10年以后,平均预期寿命的数值必将进一步提高,这是无可置疑的。

    问题在于高龄老人。我国向全世界公布的高龄老人以80岁为起点。倘若从全国范围内考虑高龄老人的问题,理应将以80岁为起点的老人放在高龄范围之内。80岁以上的老人,身体健康,精神矍铄者当然大有人在,然而应该说人活到80岁已经很不容易,他们的生命不可避免地在走下坡路,生活补贴适当考虑他们,似不为过。当然,全市80岁以上老人约有38488位,全部纳入财政补贴不大可能,只能逐步实现,但90岁以上的老人,就必须考虑!对市人大代表关于高龄老人的补贴自95岁起的建议,笔者认为还值得商榷,因为年龄标准定得太高了。我市从90岁到99岁的高龄老人约有9000多人,其中95到99岁的高龄老人只有900多人,有将近十分之九的90岁以上的老人未列入补贴之内,范围似乎过窄。

    90岁以上的老人,绝大多数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日薄西山”的命运,我们何不将关怀的范围扩大点呢?笔者去年到江苏省华西村调研,该村制订了一个针对70岁以上老人的经济补贴政策,以5年为一个年龄段,每上升一个年龄段,就增加若干补贴。年龄段越高,补贴越多。100岁以上的“人瑞”级寿星,不仅享受补贴,而且还享受高额奖励。当然这样的政策,必须建筑在丰厚的财政基础上,我市眼下尚未达到华西村那样富裕的程度,但可以借鉴他们分年龄段进行动态管理的办法,随着经济基础的日益增厚,享受老人补贴的起点年龄也应该相应降低。宁可放慢一些并非刻不容缓的项目的建设,也要把这个“夕阳无限好”的德政工程搞上去,给高龄老人乃至一般老人送去温暖与关爱。这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不合格奶粉仍在销售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