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特别报道
 
高龄老人应给予生活补贴(惠州“两会”特别报道)
 
发表时间:2007-01-15 10:01:27  来源:惠州日报
 
    我国已悄然步入老龄化社会,惠州也是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之一。“两会”期间,老年人的生活牵动着代表们的心,其中练静等5名市人大代表向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对全市高龄老人实行补贴的建议》,建议给95~99周岁的高龄老人给予生活补贴。

调查
    我市高龄老人扶养就医问题突出

    来自市老龄委办公室的统计,截至2006年12月31日,我市95~99周岁的高龄老年人有959人,占全市老年人口数的0.23%。而这部分高龄老人75%生活在农村。高龄老人大多体弱多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高龄老人,大多生活贫困,部分老年人缺乏精神慰藉和生活来源,扶养和就医的问题突出。

    我市高龄老人生活现状如何?对他们进行补助是否必要?为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昨日,记者来到家住市区桥西街道办事处的林老太家。林老太今年99岁,没有任何亲人。她的生活靠居委会工作人员和一些社会上的好心人照顾。

    林老太家的面积只有十几平方米,做饭睡觉都在这里解决。房间里很暗,但林老太没有开灯。林老太的邻居告诉记者,林老太非常节俭,平时宁愿摸黑也不开灯。有一次林老太被房间的家具撞倒,还是邻居给她擦了一个星期的药膏才好。后来,邻居只好长期把过道上的灯开着,省得林老太再因为看不见而摔着。

建议
    每月给高龄老人100元补助

    《建议》建议,对全市95~99周岁的高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补贴100元。目前我市共有95~99周岁的高龄老人959名,以此计算,每年政府共需补贴115.08万元。《建议》提出,该补贴经费由市、县(区)两级政府财政共同承担,市财政对全市高龄老人每人每月补贴50元(对市直离退休高龄老人补贴100元),各县(区)财政对本区域高龄老人每人每月补贴50元。

代表声音

林桂全代表
    注意高龄老人的情感需求

    我国正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这意味着会有更多的老年人出现。政府对需要帮助的高龄老人提供生活补贴很有必要,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在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同时,要加强对他们的情感照顾,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家庭的温暖,享受惠州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刘容柏代表
    老人有补助生活更快乐

    高龄老人、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高龄老人一般都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只能靠子女接济。现在我们村对男满60岁、女满58岁的老人每个月给650元的补助,老人有了这些补助,基本生活就有了保障,不用找子女要钱,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也更加快乐。

    其实,善待老人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经济发展了,给老人更多关注,是社会应该做的。

部门回应
    高龄贫困老人需要政府救助

    市老龄委办公室主任王文全认为,政府能给贫困高龄老人一些补助,对他们的生活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市老龄委也将进一步努力,做好老年人的工作,让我市老人能过一个快乐晚年。

    本报记者李亚平 曾兴华 通讯员曾书泉
 
不合格奶粉仍在销售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