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蓝波湾小区业主蔡先生于去年底装修好房子后,看到市内某公司“免费检测装修污染”的信息,于是请他们上门检测。检测结果令蔡先生大吃一惊:甲醛超标6倍,苯超标10倍!随后,该公司工作人员动员蔡先生花6000元治理室内污染。稍为冷静后,蔡先生决定委托惠州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再次进行检测。经过一整套严格的检测,3天后蔡先生拿到了检验报告:所有检测指标一切正常(见1月10日《惠州日报》)。
两次检测结果为何大相径庭?无他,某公司别有用心而已。因为这家公司一开始就想骗蔡先生的钱。由此及彼,作为一名经常要跟外人打交道的普通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判断那些我们不太熟知的检测结果呢?在这里,笔者教给大家一个屡试不爽的法子,那就是“利害关系”,这是鉴别真话假话的试金石!所以,买保健品的给你免费测量血压、治理空气污染的替你免费检测装修污染等等,虽然不能说他们提供的结果肯定错,但如果与你掌握的情况有较大出入,或太不靠谱,那您有绝对的理由怀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