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开展的“春蕾计划”经过本报多次报道,引起了市民的关注,为我市2574名贫困女童带来了上学机会。现在,“春蕾计划”虽已结束,但爱心的奉献仍在继续。
新闻回放
众帮一、结对资助解决贫困女童上学难
2000年3月,由市妇儿工委牵头,联合市妇联、市教育局、惠州日报社、惠州电视台等5部门(单位)开展了旨在扶助贫困女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春蕾助学行动”(即“春蕾计划”),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和企事业单位,采取捐款众帮一和结对资助形式,解决贫困女童上学难问题。
为扩大“春蕾计划”的影响力,本报进行了连续报道,将“春蕾计划”的现状、成绩以及发生的感人故事介绍给广大读者。
2006年6月,“春蕾计划”结束,本报于6月1日刊登了《“春蕾计划”6年筹款近160万元》等文章,报道了“春蕾计划”6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并将视线转移到受助的孩子和主动资助的好心人身上。
反响
6年筹款约160万元,2574名贫困女童受益
通过对“春蕾计划”的宣传报道,我市越来越多市民投入到“春蕾计划”中。博罗先锋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质量总监何玉兰女士通过本报了解到“春蕾计划”后,从2000年至今共资助了4位女孩读书,其中3位已被资助多年。
还有许多单位、企业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慷慨解囊,采取众帮一和结对资助等形式,6年来共助款159.88万元,2574名贫困女童受益。2006年,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春蕾计划”圆满结束。
现状
爱心关注转向单亲子女、重症儿童、流动儿童
虽然“春蕾计划”已经结束了,依然有很多读者给本报打电话,希望我市今后会有类似“春蕾计划”这样的爱心行动,让爱心永远传递。
据悉,目前市妇联把爱心关注点转向援助单亲母亲家庭子女、处于困境中的重症儿童以及城市流动儿童等,为爱心传递增添新内容。
本报记者温 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