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荣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强化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打牢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突出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基层党组织应充分发挥“带头人”作用,带领广大农民搞好生产,致富奔康,打牢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二、要在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方面发挥核心作用。三、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要在道德建设方面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四、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平,除了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外,还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协调作用。
注重“三个创新”,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强化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必须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方针,注重“三个创新”,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创新组织设置。首先,要紧密围绕党的重点工作设置基层党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调整,要围绕建设新农村这个主题,着眼于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社区基层党组织的设置,要以社区共建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以街道党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党员为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两新”组织党组织设置,要按照属地、属条、属资、属业等不同方式灵活设置党组织。
创新选任方式。一要通过创新选任方式激活基层干部队伍。要注重培养选拔懂经济、善于抓发展的党员群众进基层班子;要注意从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行业,通过“两推一选”、“公推直选”、聘任等办法,把那些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有奉献和创业精神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基层干部队伍中,增强干部队伍活力。要坚持在干事创业中,促进和检验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科学发展能力。
创新活动载体。要把机关、企业、学校等基层党组织建设纳入“三级联创”活动中,全面开展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采取“倒排式”确定部分后进党组织,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整顿建设。广泛开展基层党建“三培养”活动,把一大批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一大批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一大批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让广大村干部在“三培养”活动中,起好模范带头作用,真正成为既能带头致富,又能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基层干部。
(作者单位:惠阳区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