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一 消毒柜成摆设
市民小李请朋友到市区下埔一家有名的饭店吃饭,大家在房间就坐时,发现餐桌上的餐具少了一份,服务员当即从房间的消毒碗柜里拿出一套餐具放在桌面。一位朋友看到从消毒碗柜拿出的餐具上有明显的水渍,当他提出异议时,服务员解释说,餐具在厨房已经消毒洗干净后,才放在消毒碗柜里面的。消毒柜成了碗柜。
现象二 餐具和钥匙等杂物放在一起
眼下才有些凉意,火锅生意就开始红火起来了。张宇和家人到市区河南岸一家火锅店内吃火锅,火锅汤底端上来后,服务员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个勺子,直接放进火锅里搅拌。从打开的抽屉,张宇看到里面还有钥匙、开启过的纸巾等杂物。
现象三 杯子里的一次性筷子已发黑
在市区东平一家小吃店里,记者看到,店里每张桌子上都摆放着一个塑料杯,塑料杯里放着一大把一次性筷子(如上图 本报记者朱如丹 摄)。这筷子没有任何外包装,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放进去的,有些筷子已发黑了,塑料杯子外面有一层油渍。有的食客挑了筷子后不满意,又把它放回塑料杯里。记者问老板娘装筷子的塑料杯多长时间洗一次,筷子放了多长时间了?老板娘说,塑料杯脏了就洗,看到筷子快用完了就往里面加。
普通清洗杀不死餐具上的病菌病毒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卫生监测科科长何慧芬告诉记者,人们吃饭、喝水时,呼吸道分泌物(如唾液)会粘在餐具及茶具上,而携带了病菌的餐具、茶具仅靠普通清洗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药物、高温、臭氧、紫外线等多种方式对其进行彻底消毒,才可有效杀灭病菌,防止病从口入。
餐馆因为就餐人员流动量大,其中不乏一些病毒携带者,其使用后的餐具如果不经过严格的消毒,很容易传染其他就餐者。使用消毒不合格餐具可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如肝炎、痢疾、伤寒等疾病。《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餐饮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要配备相应的消毒设施,各种公用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必须要消毒后方可使用。规范的餐具清洗消毒有清洗、消毒、保洁3个环节,缺一不可。
消毒后餐具隔夜摆放造成二次污染
据了解,市区部分餐厅的餐具存在不少问题:其一,部分大排档对餐具的消毒不够彻底,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消毒不能达到有效效果,甚至一些无牌无证的摊档对餐具根本就没有消毒。其二,有些餐厅虽然已按照程序对餐具进行了消毒,但在运送、使用和保管的过程中产生了二次污染,比如有的餐厅把餐具摆放在饭桌上过夜,把餐具随意摆放在没经过消毒处理的柜子里,由此这些餐具很容易受到二次污染。
合格的一次性餐具可解决部分中小餐馆餐具消毒不合格的问题,但是,有些一次性餐具在运输、储存和使用中可能受到污染。比如,一次性餐具随便摆放在地上,拆开外包装后没及时密封好,所以很难保证消费者使用的一次性餐具完全符合卫生标准。
真空包装的消毒餐具受到消费者欢迎
一名餐厅的服务人员表示,很少有消费者对餐具卫生提出异议,最多也就是用茶水给餐具“冲澡”。
用茶水给餐具“冲澡”,能不能保证餐具的卫生呢?何慧芬提醒市民,用茶水给餐具“冲澡”没有实际的消毒效果,茶水温度达不到消毒的温度。消费者到餐厅就餐时,要留意餐厅的卫生环境,卫生环境好的餐厅一般来说比较重视餐具消毒。对于那些明显油腻或者滴水的餐具,消费者应该提高警惕,要求服务员更换,消费者最好不要光顾那些无牌无证的饮食摊档。
记者了解到,在惠州已出现了一种由某餐具消毒公司提供的真空包装的消毒过的餐具,这种真空包装的餐具受到消费者欢迎。该消毒公司董事郑瑞光先生告诉记者,餐具消毒公司由于采用了高温物理消毒方式,且每套餐具消毒后独立真空包装,避免了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由于这种消毒餐具的消毒费用要由消费者自己出,所以有部分消费者不愿意接受;一些餐厅老板担心向消费者多收费而影响其生意,认为保持餐具的消毒现状也能照样营业,也不太愿意接受消毒公司提供的消毒餐具。
本报记者朱如丹 廖桂旭 实习生张坤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