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专家学者谈惠州社科研究
 
发表时间:2006-10-31 09:40:06  来源:
 

    编者按: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政府奖)10月28日至29日进入专家评审程序。10月29日,市首届社科奖学科专家评审结束后,记者采访了参加评审的专家们。

李恒瑞(省社科联专职副主席、教授)
    东江地方史研究水平高

    惠州市委、市政府对社会科学很重视,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很好,底蕴深厚。此次评审,我感到东江地方史研究水平很高,语言严谨,资料丰富。惠州这几年经济社会发展很快,社会科学应大踏步前进。文化和经济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个地方要把经济搞上去,文化必须搞上去,如果文化发展慢,经济就没有后劲。因此,惠州一定要抓好文化建设、抓好人文精神建设,文化经济比翼双飞。

林有能(省社科评奖办副主任、研究员)
    评审促进惠州社科发展

    惠州市首届社科奖开评,说明了惠州党政领导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这次评审收到的论文达到80多篇,数量可观、涉及面广。论文的内容涵盖多学科,有的还是跨学科的。相当一部分论文质量不错,有的论文还在国家级刊物发表。总的来说,这次评审会组织工作做得好,做得细。设立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并进行评审,将促进浓厚的社科研究氛围的形成,对整个惠州社会科学发展将起推进作用。

林伦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
    惠州社科研究风气良好

    一、参评成果水平高。著作组5位评审专家都认为惠州市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参评成果水平之高,出乎大家意料。二、惠州有良好的社科研究风气。从参评的成果看,有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党校的以及社会各界的社科工作者,说明惠州有着良好的社科研究风气。三、个别参评成果学术规范欠缺。在本次著作组的评审中,发现个别参评成果学术规范欠缺,如某些成果摘录史书没有注明出处等。

张岳恒(惠州学院院长、教授)
    经济和人文建设要同步

    惠州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展到今天,花大力气从事社会科学研究非常有必要。国内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建设跟人文建设要同步,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要均衡,否则,一条腿短、一条腿长是不能达到最终目的的。要通过推动社会科学的发展,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左连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参评报告切合惠州实际

    我的评审体会是,参评的调研报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和当前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紧密结合,特别是对惠州地方实际进行了很好的分析。

    我们认为,评审出的成果对党和政府的决策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对实际工作有很大的推进作用,希望惠州市今后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丁力(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教授)
    一等奖相当有水平

    作为调研报告评审专家,我认为惠州党政部门研究实力比较雄厚,其中一些成果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如有的在《求是》杂志刊登,这对党委、政府的决策起到了很好的参考作用。惠州这方面有人才、有实力。由于评审名额有限,我们在评审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宁缺勿滥。这次评审出来的一等奖应该说相当有水平。

陈昌贵(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今后应扩大研究层面

    惠州市各级领导对惠州首届社科奖评审非常重视,评审工作组织得很好。著作组的成果评审能够出那么多的精品,有些研究已经进入了全国前列。我们这次专门推荐了来自基层的优秀研究成果,如一些校长研究怎样做教学实验、搞教学改革。同时,希望今后的研究能够更加规范,研究面更广,结合本地实际把教育研究推上新台阶。

徐忠明(中山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研究要结合惠州变迁

    这次来惠评审很有感慨,通过这次评审,必将有力促进惠州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通观这次评审,参评的成果涉及面宽,一些基础性学术性的研究成果,如史学研究,上档次、有质量,但研究还不太平衡,有的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还相对较弱。建议今后的研究与惠州的社会变迁更紧密结合,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冯增俊(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提高教育理论研究水平

    这次评审,参评成果质量在全省也排前列,很多论文非常好,论文的内容体现了惠州市发展的特色,展示了惠州社科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风采。参评成果涉及到各个学科的发展,注重惠州人文特色。所以,我们在评审过程中兼顾到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从参评的教育论文成果来看,高水平的教育论文还不多。希望今后进一步提高教育理论研究水平。

王杰(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化人文资源为文化资源

    这次来惠州参加社科评审,印象深刻,想不到参评成果水平这么高,真是刮目相看。我们认为参评成果质量很高,有内涵、有底蕴,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感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应该跟经济同步。怎样把历史人文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这是今天我们要做的很重要的事情。其实,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惠州这块红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应该大力弘扬,进一步繁荣社会科学研究,用社会科学研究推动经济发展,使我们两条腿走路越来越稳,越走越快。

黄铁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经济方面研究较薄弱

    惠州市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产生了一批很有水平、很有影响力的成果。比较突出的就是在文学历史研究等方面。惠州这几年积聚了一批人才,这些人才非常勤奋、努力,才产生了这样的成果。另外,我们觉得还存在某些薄弱环节。比如,我是搞经济的,从经济学角度讲,这方面的研究显得比较薄弱。

王仁琴(省委党校教授)
    科研成果选题前沿

    这次参评的科研成果在选题方面比较前沿。比如有个党建的选题,说的是农村老党员的管理与作用的发挥问题,这样的文章选题比较前沿,文章从调查、从存在的问题、从分析原因到最后提出对策,写得都不错。

李景文(惠州市文联主席)
    社科成果评选意义深远

    市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会开评,这是市社科联成立后做的又一件有意义、影响大的好事。
 
    这次参加论文组的评审,评阅了大量参评的论文成果,开了眼界。看到惠州有这么多人在思考、探索,很是兴奋。未来的发展强调自主、创新,创新的切入点就是从思考起步,市社科联组织、推动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发现思考,鼓励思考,褒奖创新,其意义超越了评审工作本身。

 
不合格奶粉仍在销售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