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纪真
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国的旅游产业呈现出往年少见的疲软状况。与此相反的是,文化休闲消费却异军突起,呈现一派火爆的势头。人们舍弃拥挤不堪、人满为患的景点游,开始选择文化休闲,从中可以感受到刚刚崭露头角的文化休闲产业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众休闲消费投入的逐渐增多而蓬勃发展。文化休闲产业正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
现阶段文化休闲产业的异军突起,不是没有缘由的。著名的未来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曾预言:到2015年,世界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发达国家首先是美国,休闲经济产值将占GDP的50%以上,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并逐步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从而进入休闲经济时代。从国外经验来看,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社会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提高生活质量和舒适度,利用假期进行休闲,将逐渐成为人们的追求。而服务业层次的提升及消费市场的多元化,将迎来一个文化休闲产业加速发展的转折点。
目前我国的人均GDP正在逐步提高,发达地区早已超过1000美元。国内各城市正在出现一股全新的文化休闲消费之风,各地也越来越注意到文化休闲产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纷纷着力打造文化休闲品牌。河南郑州市从去年开始,以文物景观开发、文化遗址保护、城市建设三点为主导思路发展休闲产业。该市除逐步规范传统文化娱乐项目外,还大力开发郊区文化休闲度假项目。青岛市也正在致力打造具有都市创意产业特色的文化休闲产业,瞄准的对象是青年消费群体。该市已将文化休闲产业确立为重点发展的四大文化产业之一,在挖掘和整合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激活其市场价值和产业价值方面下足功夫,并取得一定成效。此外,各地的休闲文化节也纷纷亮相,如浙江杭州、福建晋江,以及我省的珠海都先后举办了“中华老字号”休闲文化节,“夹克风、观音韵”休闲文化节和“香洲休闲”旅游文化节等。这些休闲文化节有别于以往其他旅游节,将休闲文化作为主要元素,使之成为新亮点。
从黄金周一窝蜂的出门旅游到如今的个性化的文化消费追求,凸显了民众消费观念的蜕变与成熟。从我市的历史人文和地理环境看,发展文化休闲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东江文化源远流长,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客家山歌、惠东渔歌、龙门的舞火狗等原生态文艺独具特色,对于久居喧嚣闹市的人们来说不啻为一股清新的原野之风。苏东坡、叶挺、廖仲恺等名人故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内涵。如能充分挖掘和整合,其产业价值将不可估量。此外,高速公路已将发达的珠三角各个城市紧密地连成一体,无论广州还是深圳、东莞,前来我市两小时车程即可抵达。而我市目前主要的旅游景点罗浮山及巽寮、大亚湾海滩等,旅游季节性的消费现象较为明显,除却夏季,还有大半年的淡季。发展我市的文化休闲产业,可扬长避短,吸引附近珠三角和港澳地区众多消费者前来观光、旅游,营造舒适、清新、独具一格的文化休闲环境,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和不同层次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机遇当前,是需要有关方面深入考虑和谋划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