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为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把关于和谐社会的理念变成一种制度,是我们党对社会建设认识的又一飞跃
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从思想意识形态层面的论证转移到制度建设层面,是我们党对社会建设重要性逐步明确、日益重视的结果,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这一重大跨越,意义深远。
社会和谐的基础在于社会公平正义,而制度又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使我们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达到这样的要求,需要全方位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其中根本的、起基础和保障作用的,首先是制度建设。六中全会从解决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出发,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的6个方面的制度,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和谐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进一步完善了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决定》是我们党执政以来第一个加强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它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
9个方面的奋斗目标和6项原则,共同构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这是我国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基本解决13亿国民的温饱问题之后,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措施。
和谐社会的论述,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规律认识
全会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表述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认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化了对党的执政理念、治国理念和治理社会理念的认识,丰富发展了党的执政理论。
十六届六中全会描绘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属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当前,我们学习贯彻好六中全会精神,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要领会把握好全会的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紧密结合惠州本地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惠州“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积极有效地推进构建和谐惠州的各项工作,努力把惠州建设成为珠三角东部现代化经济强市和广东省现代石化数码产业名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