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特别报道
 
叶挺:第一位工农红军总司令
 
发表时间:2006-09-06 11:26:28  来源:
 
    在纪念叶挺将军诞辰110周年的日子里,本报记者日前前往惠阳区———叶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了解追忆叶挺将军伟大的一生。

    回绝惠阳县县长一职,千里迢迢投奔孙中山

    叶挺,原名叶为询,字希夷,1896年9月10日诞生于广东省归善县(今惠阳区)秋长周田村会水楼一户农民家庭。叶挺7岁时,进入本村腾云小学读书。学校有位叫陈敬如的老师,时常激励同学们救国救民,叶挺将老师的教诲铭记于心。革命党人号召剪辫子,以反抗清廷,年仅13岁的叶挺立即把辫子剪掉。

  为收敛叶挺“野性”,其父亲逼叶挺完婚,叶挺拒不同意,出走到广州。时逢广州黄埔陆军小学招生,叶挺以名列前茅成绩考中,毕业后又考入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武汉南湖陆军中学),两年后,以优等生资格进入最高军事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工兵科学习。

  从保定军校毕业后,桂系军阀莫荣新委任叶挺为惠阳县县长,但叶挺谢绝委任。1917年冬,孙中山在福建漳州招募援闽粤军,1919年,叶挺千里迢迢赶往漳州投军,成为孙中山的忠实追随者。

  1922年6月,陈炯明发动叛乱,计划攻打总统府。叶挺第一个向孙中山发出“广州可能会发生叛乱”的情报,孙中山于16日凌晨1时秘密转移至永丰舰。

  16日凌晨,叛军发起攻击。叶挺率警卫团二营正面迎敌,击退了叛军两个师的10多次进攻。叛军改变策略攻破后院,分路搜索孙中山夫妇。叶挺发现后,当机立断,亲自率领机枪连断后,力保宋庆龄突围。冲出重围后,叶挺又赶往永丰舰与孙中山会合,继续抵抗叛军。

    受命组建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屡立战功

    1924年,叶挺辞去军职到苏联莫斯科大学学习,次年春,又抽调到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在聂荣臻、王若飞、王一飞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5年9月,叶挺从苏联回到广州,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兼军事部长周恩来把在肇庆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独立团的重任交给了叶挺。叶挺走马上任不到3个月,就组建了一支2000余人的部队,并将部队锻炼成一柄出鞘利剑,成为我党最早直接领导的一支部队。

    1926年5月,叶挺独立团奉命作为北伐先锋提前入湘作战。6月上旬,叶挺以一个团的兵力击溃敌人6个团的进攻,攻下攸县,取得北伐首战胜利。独立团一鼓作气击溃泗汾、渌田之敌,然后强渡渌水,尾追溃敌,率先占领醴陵。
 
    吴佩孚亲率主力南下汀泗桥与北伐军决战,8月27日凌晨,独立团绕道汀泗桥东北的古塘角向敌军发起突然进攻,吴佩孚直系部队败退贺胜桥。蒋介石把主攻任务交给叶挺,枪声一响,独立团突破敌阵前沿向纵深挺进。激战一个多小时后,后续部队赶上发起总攻,吴佩孚军再遭大败。
 
    10月10日,独立团率先攻占武昌城制高点蛇山,敌军放弃抵抗,武昌被攻克。仅仅3个月,北伐军长驱500多公里,完成了近代史上的伟大创举。叶挺独立团无役不战、无战不胜,被誉为“铁军”,叶挺成为名震中外的“北伐名将”。

    指挥南昌起义成为第一位工农红军总司令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震惊全国的“四·一二”政变,7月15日,汪精卫叛变,江浙、两广、江西也纷纷“清党”,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倒在血泊之中。7月27日,叶挺、贺龙的部队乘火车赶到南昌,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负责组织南昌起义。7月31日,叶挺、贺龙代表前敌委员会向各参战部队发布由叶挺起草的作战命令。

    8月1日凌晨,起义部队向预定目标发起攻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全歼南昌守敌3000余人,缴枪5000余支。

  1927年12月11日,叶挺与张太雷、叶剑英、恽代英、周文雍、聂荣臻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担任起义军总指挥。由于种种原因,广州起义失败了,他受到党内“左”倾领导人的指责和不适当的处分,蒙受极大冤屈,被迫流亡海外,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组建新四军,一年后返粤担任东江游击总指挥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达成将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一个军的协议。蒋介石抢先发布委任状,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

    叶挺接受委任,提议改编后的部队称“新编第四军”。中共中央正式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党内称政委),共同领导新四军。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当时的惠阳大亚湾登陆,不久占领粤东大片国土,叶挺对项英说,他想回广东拉队伍、打游击和就近照顾在惠阳乡下、澳门两地的亲人,于是提出辞职,离开了新四军。叶挺回到广东后,接受国民党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之邀,就任东江游击总指挥,指挥机关设在深圳。不到3天叶挺就集结3000多人的抗日队伍,并率部在石龙、广九与日军交战,大胜而归。1939年1月18日,香港《申报》报道了“叶挺等部在东江抗击日军”的消息。

  叶挺离开新四军后,毛泽东亲自致电周恩来,要他立即做叶挺工作,劝他回新四军。蒋介石看到《申报》的消息,也命令余汉谋马上解除叶挺的职务,逼叶挺离开东江。

  周恩来与叶挺进行了一夜长谈,叶挺噙着泪说:“我叶挺一心报效祖国。”  1939年2月,周恩来陪同叶挺回到云岭新四军总部,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委员会主任,项英为副主任。  在叶、项指挥下,新四军捷报频传,声威大震,成为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的主要革命武装之一。

    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叶挺奉命下山谈判被扣押
 
    中共中央早已发现蒋介石想吃掉新四军的阴谋,发了数十次电报要求项英北撤,向敌后发展,但项英优柔寡断,一直拿不定主意。1940年12月下旬,毛泽东亲自起草了被称为“最后通牒”的电报。此时,蒋介石一面用政治人格做保证让新四军安全北移,一面密令国民党第三战区“一网打尽,全歼叶项”。为了麻痹项英,国民党在茂林镇只驻扎一个营,而7个师则张网以待。

    1941年1月4日晚,天突降大雨,叶、项率新四军9000多人撤往茂林,天黑路滑,对云岭一带地形极熟的带队干部竟将全军带到前无去路的稻田里,20公里竟然走了一天一夜,直到5日下午3点钟才到达茂林附近的潘村,战士们衣服湿透,冻得直打哆嗦,部队决定休息一天,这又给了国民党军一昼夜的合围时间。

    1月6日下午和7日下午,项英接连召开两次会议,8日凌晨,国民党军队已顺利完成包围圈。9日凌晨,项英等人擅自离开部队单独行动。

  蒋介石命令发起总攻。战斗打到13日,新四军弹尽粮绝,叶挺、饶漱石决定分批向北突围。除叶挺、饶漱石等2000余人安全突出重围外,袁国平等6000余人牺牲。项英在突围中被叛徒杀害,叶挺在被派下山与国民党军谈判时被扣押。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坐牢5年,出狱第二天致电党中央申请重新入党

  不久,蒋介石宣布新四军为“叛军”,下令取消新四军番号,将叶挺革职,并作为反对国民党中央政府的“叛逆”,交国民党军事法庭审判。

    1941年1月,叶挺被囚于上饶七峰岩,7月,转押桂林,翌年1月,又押至重庆。5月,蒋介石亲自召见叶挺,要他写一个声明,说皖南事变是共产党或者是项英的责任,就委以重任,叶挺义正辞严地拒绝了。1942年11月21日,在重庆红炉厂囚室,叶挺写下了气吞山河的《囚歌》。同年底,叶挺被移至湖北恩施软禁,1943年5月被转押桂林,年底又被移至恩施。1945年8月28日被转移到重庆。

    在5年的牢狱生活中,叶挺深刻反思自己大半生军旅生涯,心中涌起一股强烈愿望: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3月1日,国民参政大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开幕,中共提出释放叶挺,恢复军职的要求,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国共两党谈判在重庆举行,毛泽东、周恩来再三与蒋介石交涉,要求立即释放叶挺。1946年3月4日傍晚,叶挺获释。第二天,他就致电毛泽东,申请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3月7日,中共中央正式复电,决定接收叶挺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周恩来从延安飞赴重庆,迎接久别的战友。

  4月8日,叶挺奉命赴延安参加中央整军会议。延安万人空巷赶往飞机场迎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和彭德怀等高级将领等候在机场。下午2时许,叶挺乘坐的飞机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遇雾,触山焚毁,叶挺与其妻李秀文、女儿扬眉以及王若飞、博古(秦邦宪)、邓发等人同机遇难。叶挺去世时年仅50岁。

    本版文字 本报记者李光普 通讯员邹金城 潘新良  
 
 
    “四八”空难成千古迷案
 
    1946年4月8日,叶挺乘坐的飞机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遇雾,触山焚毁,人们把这次空难称为“四八”事件。

  对于这次空难,当时党内许多人产生怀疑。当年参加清理失事工作的顾逸之在给党中央的书面报告中曾做出4种分析,认为是“人为原因导致飞机失事”。

  1951年6月,周恩来在北京中南海家中设宴款待叶挺的儿子叶正大。据叶正大回忆,席间,周恩来对他说:“关于你爸爸的座机为什么会失事,过去说是因为飞机遇雾撞山失事。今天我可以告诉你们,肯定是有人做了手脚。”

    周恩来说:“你的父亲叶挺同志。国民党关了他5年,出狱的第二天他就给党中央写报告要加入共产党,这就触犯了蒋介石……当时延安只下了一点小雨,飞机已到了延安上空,为什么一转眼就飞向黑茶山?这不是国民党特务做了手脚又是什么?”

    叶正大问:“当时为什么不揭露?”
 
    周恩来回答:“没有真凭实据,没有人证、物证,蒋介石是不会承认的。当时全面内战还没有爆发,两党谈判还在进行,党中央处理一切事情,都需要考虑各种背景。如果拿不出真凭实据,去和国民党交涉提抗议,将会对争取和平谈判带来不利影响。周恩来说:“这次失事后,我们采取了相应措施,我们向国民党政府和军调处提出要求:以后凡是我党中央委员和高级将领坐你们的飞机,一定要有一位国民党的将军陪同。他们都答应了。”
 
 
 
    《囚歌》经郭沫若之手发表
 
    叶挺将军平时写诗并不多,目前能见到的有两首,其中写于狱中的《囚歌》极为有名,这与郭沫若有直接的关系。

  “皖南事变”后,1942年1月,叶挺将军被关押在重庆,5月,蒋介石亲自召见叶挺劝降,反被叶挺数落一番。蒋介石生气地对叶挺同窗好友顾祝同、上官云相、陈诚说:“你们的老同学不给你们面子,他喜欢坐牢就让他坐到底!”

  11月15日(郭沫若回忆是16日,即他过生日的那天),叶挺夫人带女儿扬眉到市郊赖家桥拜访郭沫若,并将叶挺在监狱里做的一枚“文虎章”送给郭沫若,作为祝贺郭沫若50寿辰的礼物。

  “文虎章”是用一个香烟罐的圆纸片制成的,正中用钢笔横写着“文虎章”3个字,周围环绕写着“寿强萧伯纳,骏逸人中龙”10个字,背面写“祝沫若兄五十大庆,叶挺”,叶夫人还用红丝线钉上佩绶,用红墨水加边。

    11月21日,叶挺写下一首《囚歌》以明心志,这首诗很快成为被囚在国民党监狱中的将士们的正气歌。不久郭沫若从乡下搬进了城,叶挺夫人又转交给郭沫若一封信,信中叶挺建议把“寿强萧伯纳,骏逸人中龙”改为“寿比萧伯纳,功追高尔基”,并将《囚歌》附在后面,郭沫若读后非常激动,将诗及信珍藏起来。
 
    1946年3月4日,叶挺将军获得自由,当晚,郭沫若便赶到中共代表团驻地看望。回家后,郭沫若在“电光中反复读着叶挺这首诗”,立即草出《叶挺将军的诗》一文,发表在《唯民周刊》4月6日创刊号上。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