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要深入抓好荣辱观教育
 
发表时间:2006-09-04 09:25:13  来源:惠州日报
 
    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而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它的提出继承了我们党一贯重视荣辱观建设的优良传统,反映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深入持久地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首先,要知荣明耻,划清界限。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俗话说,“人有脸,树有皮。”一个人最可怕的是到了不要脸的程度。如果不知廉耻、厚颜无耻、荣辱不分、无所顾忌,是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的。所以,知荣明耻实乃为人立身之要。做一个“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八荣八耻”是当前必须树立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要通过深入的宣传教育,使人们真正以“八荣”为荣,以“八耻”为耻。同时,要举一反三,明确其他方面的“荣”与“耻”,从而树立完整准确的荣辱观。
 
    其次,要扶正祛邪,惩恶扬善。荣与耻是一对矛盾,相对立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无所谓耻,便无以为荣。坏的不臭,好的便不香。好的风尚不会自然形成,要使“八荣八耻”成为社会风尚,还必须扶荣抑耻,弘扬正气,打击歪风,真正做到“好人好事有人夸,坏人坏事有人抓”。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说的,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再次,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常言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现在,社会上一些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正是某些身居要职的无耻之徒带来的。要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风气,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本地区本单位、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带头做“八荣”的积极实践者、“八耻”的坚决反对者,用自己的言行和人格力量为群众做出榜样,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最后,要结合实际,长抓不懈。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形成“八荣八耻”的社会风尚,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企图通过一两次教育就能大功告成。而要根据各个时期的实际,运用各种形式,把荣辱观教育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一五”规划、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长抓不懈,持之以恒。
    林原树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