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注重“三结合” 找准立足点 努力做好党管人才工作
 
发表时间:2006-08-30 10:32:52  来源:
 
    人才,是社会生产中最核心、最活跃的要素。“人才兴,则事业成。”我市2004年召开全市科技教育人才大会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积极履行牵头抓总职责,特别是去年组织开展的“惠州市首届突出贡献人才评选”表彰活动,在全市乃至全省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为进一步落实党管人才要求,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最近,市委组织部召开了全市组织系统人才工作会议。现将会议材料摘录选登,以飨读者。

    党管人才是我党为适应人才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做好党管人才工作,对于确保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把各类人才聚集到党的事业中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党委组织部门作为党管人才工作的牵头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肩负着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历史重任,必须深入思考、认真探索、大胆实践,做到客观指导与微观领导、牵头抓总与带头服务、抓点与带面“三个有机结合”,为有效实施党管人才工作找准着眼点、着力点和支撑点。

    注重宏观指导与中微观领导相结合,找准党管人才工作的着眼点

    第一,要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人才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组织部门作为党委政府抓人才工作的职能部门,要按照管好用活的要求,搞好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制定方针政策,明确发展目标,注重协调力量,从宏观上搞好分类指导。一是要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党管人才理念、科学人才观等在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确立与落实;二是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研究制订人才工作的各项规划,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三是要加强对人才工作政策理论的研究。指导人才研究会、行业协会创新人才工作理论、体制和方法,加大对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工作规律的研究,积极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好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要加强对人才工作的中观引导。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使党管人才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内涵和外延比过去大大扩展。因此,要有力有效加强人才工作中观引导。首先,要引导各级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提高人才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海壳牌南海石化等大项目的落户投产,给惠州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人才工作要多在“3+2”上做文章。“3”就是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加上“2”就是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两支队伍。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人才队伍建设的主体,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科技进步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所以,最近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我们要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关键靠人才,但现在各地包括惠州的企业都存在高技能人才紧缺问题。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急需培养和引进一大批高素质、能带领农民致富的农村实用人才。这两者也是人才工作的重点,要认真把握和大力引导。其次,要引导各级把握好人才工作的重要环节,做好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一是培养好人才。用人单位、教育培训部门要花大气力搞好人才培养;同时,人才本身要树立终身学习、继续学习的理念,不断地再学习、再提高。二是引进人才。目前惠州人才供需问题、“适销对路”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一方面大学生就业有困难,另一方面有些企业、机关、部门的人员素质下降。党管人才就要充分发挥引导和指导作用,通过创造优越的创业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三是使用好人才。人才的价值在于使用。惠州早些年可以说是“孔雀东南飞”,西北、北方来广东创业的人才多,但现在出现孔雀往北飞的倾向。这说明一方面内地发展在争人才,另一方面是有的单位领导“武大郎开店”。这就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大力引导各级领导干部重才、爱才,从惠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从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出发来推进党管人才,切实把科学发展观与科学人才观统一起来,围绕惠州当前的发展形势、定位和区域特色来思考人才问题,做到人才工作目标围绕经济发展来确定,政策措施根据实际情况来制订,切实把党管人才工作抓出成效。

    第三,要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微观领导。人才工作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实现有效的党管人才必须加强微观领导:一是要在整合工作资源和引导协调上下功夫。组织部门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共同推进人才工作。市教育部门通过实施“十百千人才工程”和评选“首席教师”等,建立完善机制,把整个教师人才队伍盘活了。卫生部门、劳动部门等各部门、各行业都这么抓,整个人才工作就能有效开展,党管人才就必然富有成效。二是要抓紧建设完善人才库。这是人才队伍结构调整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人才库建立起来,我们对各地、各部门各类人才队伍现状、结构、数质量才能心中有数,从中才能摸清人才的紧缺和供需情况,党管人才才能突出重点,从而更有效地推进人才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人才工作协调发展。三是要配备好领导班子。人才工作能否抓起来、管起来,与领导干部重不重视有直接关系。一把手是否直接抓第一资源,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如果一把手是“武大郎开店”,那肯定留不住人才。所以,组织人事部门要把“重视人才是领导干部成熟的标志”贯穿于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选拔工作中,结合今年三级换届选举工作,选好配强领导干部,使人才工作有组织保障。

    注重牵头抓总与带头服务相结合,找准党管人才工作的着力点

    当前我国人才工作正处在整合力量、全面推进的重要阶段。要发挥党管人才的政治优势,党委组织部门必须找准着力点,把牵头抓总与带头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当好人才队伍的开发引进部、后勤服务部和宣传推广部。

    第一,当好人才队伍的“开发引进部”。人才价值在于开发使用。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都是人才密集的部门,如教育、科技、卫生、农业等等。党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就是要善于协调、整合这些成员单位的工作资源,包括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规定、具体措施等。比如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大专生到农村卫生站服务,补助1200到800元不等,这是鼓励人才服务农村的积极导向。特别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从政策上引导和鼓励大学生下乡、进社区等,这些都是党管人才研究、统筹、协调、开发的重要方面,也是组织部门尤其是人才科室的工作内容。

    第二,当好人才队伍的“后勤服务部”。党管人才是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党委组织部门作为知识分子之家、人才之家,有责任、有义务当好人才队伍的后勤服务部,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高效、全面的服务。一是要积极主动落实人才政策规定。把人才之家作为市委、市政府联系人才的“直通车”,主动、积极地落实好人才优惠政策,使各类人才真正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心。特别是涉及“双高”人才的待遇问题,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市管专家拔尖人才的政策规定要完善配套,使他们享有更优越的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要积极主动地解决人才遇到的实际问题。要尽心尽力为各类人才解决工作、生活、待遇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改善人才的工作与生活条件,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为各类人才营造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的良好环境。

    第三,当好人才队伍的“宣传推广部”。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有其自身规律,需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社会环境。组织工作需要宣传,宣传工作也需要组织。古人言“士为知己者死”。知识分子和各类人才都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他们很看重社会的尊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往往又不太喜欢张扬,甘于埋头苦干。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是一堆阿拉伯数字,对相当部分人才来讲,追求的不是财富,而是对社会的贡献和成就感,这是对人生价值的肯定。组织部门要善于搞好人才工作的宣传,积极为人才鼓与呼。去年市委、市政府拿出100万元重奖全市突出贡献人才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一活动被评为2005年度“惠州十大新闻”之一,说明活动办得成功、社会影响大。各县区、各部门也要配合联动,大力宣扬人才政策、人才事迹,共同营造人人立志成才、人人争作贡献的正确导向,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

    注重抓点与带面相结合,找准党管人才工作的支撑点

    党管人才跨部门、跨行业、跨党派,工作复杂、任务艰巨、富有挑战性。党委组织部门和管人才的工作者,必须注意方式方法,把抓点与带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有效地推进实施。一是要突出工作重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中高级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和各领域高级专家等高层次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可见,党管人才工作的重点应当是高层次人才,抓住了重点就可以提纲挈领,以点带面,有序推进。当前,要抓紧建立高层次人才库,为市委、市政府直接联系和掌握一批高层次人才提供服务。二是要创新工作亮点。人才工作要取得成效,必须大胆创新,一步一个脚印,每年抓几件有影响的工作,做几件大事,解决几个大问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必然结出丰硕的成果。“突出贡献人才奖”是一个亮点,这项活动抓住当前人才工作的重点,在营造“四个尊重”的良好氛围上有创新、有突破。如果各单位、各部门都这么抓,整个人才工作就会亮点纷呈、百花齐放。三是要关注工作热点。人才是当今社会竞争的热点,人才工作是热门话题。党管人才应当把人民群众关注的人才工作热点作为党委组织部门解决的重点和紧迫问题,作为人才工作的重心和着力点。通过突出重点,创新亮点,关注热点,以点带面地推动人才工作整体开展,这样,全市的人才工作才会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既有声有色,又富有实效。

    (根据讲话录音整理,原载《广东人才工作》第6期,略有删节。陈训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