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
劣质免费茶伤肾伤肝
据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披露,垃圾茶主要有以下3种:一是各个茶场陈茶翻新时筛下的碎末,实际上这些碎末就是茶场的垃圾,有人专门收购,卖到一些茶叶批发市场,再流入一些餐馆。二是全部都是茶梗,没有茶叶,在上面喷上大量的香精就能“出味儿了”。三是在劣质茶叶中掺槐树叶、杨树叶,这样泡出来的茶颜色同样“鲜亮”,就是味道不地道。这些垃圾茶不仅卫生没有保障,灰尘多,而且农药残留和重金属严重超标。消费者在饮用过量的垃圾茶后,会造成血液、肝肾等中毒。
餐馆说法
茶叶不太好,但不是垃圾茶
市区一些小餐馆给顾客上茶时,都是用小壶泡好后为顾客倒茶,很难看到茶叶是什么样的。10月27日傍晚,记者在市“人人乐”附近一家餐馆就餐时,看到端上来的茶水颜色较深,其中还浮着点点细碎的茶叶残渣,看起来有些浑浊。餐馆老板听到记者的抱怨后解释,免费赠茶主要是为了方便顾客,里面的茶叶可能不是太好,但不会是垃圾茶。
当追问茶叶的具体品种及来源时,老板说了一句“从家里带的”后就再也不回答记者的任何问题。
市区一些档次较高的餐馆的服务人员则向记者表示,出于质量考虑,他们一般不提供免费茶水,若顾客有这方面需要,都是推荐一些价位适中的收费茶水,如八宝茶、乌龙茶、菊花茶等。
消费者说法
不知道餐馆送的茶水是垃圾茶
正在市区下角一家大排档吃饭的市民余军告诉记者,他一般和朋友在外面吃饭都会喝酒,很少喝茶,茶水质量怎么样,没太注意。记者注意到,他们的桌面上还真的没有茶水,只有酒。
在市区江北某餐馆,市民林勃和他的朋友正在点菜。林勃表示自己经常在外面跑,容易口渴,所以会喝餐馆的免费茶,但茶的口感一般来说确实没有家里的好。林勃的同伴张惠则表示,自己不喜欢喝茶,而以前在餐馆吃饭时喝过的免费茶,味道不好,所以她一般不喝免费茶。
因为是免费的,所以大部分用餐的市民表示没有指望餐馆会上好茶,但得知自己喝的有可能是垃圾茶并可能影响身体时,他们还是吃惊不小,纷纷表示以后去吃饭不喝垃圾茶。
业内人士说法
上餐馆吃饭,消费者最好自己带茶叶
如何辨别茶水的好坏?市区某茶庄的谢鹏飞教了记者几招。首先,观察茶汤,正规茶泡出茶汤透明、澄清,颜色鲜亮,口感较好,而劣质茶的茶汤浑浊,有杂质,口感苦涩难以下口。然后再观察茶底,即在茶叶冲泡后倒掉茶汤,看茶叶是否均匀,色泽绿不绿,如果茶叶叶片完整,大小较均匀,且呈现出新鲜的绿色,则是正规茶。
谢鹏飞还说,其实惠州不少茶庄都有质量不错也比较便宜的茶,一般价格都在16~24元左右一公斤,很适合这些小餐馆使用,平均每个月的花费也就在二三百元左右。对于那些经常在外面吃饭又喜欢喝茶的人,他建议最好是自己携带茶叶。现在很多茶叶都有独立小袋的包装,刚好适合4~5人的用量,在包里放上一两袋,既方便又实惠。
相关部门意见
将加强餐馆茶叶的监管,一旦发现不合格的坚决查处
惠州市卫生监督所食品卫生监督科科长刘海彪告诉记者,在执法中,对于那些小餐馆提供的免费茶的茶叶进行抽检有些困难,一般是要求这些餐馆提供所用免费茶叶的进货凭证,要求他们从正规渠道进货,以便从源头上控制质量。像那些加入了香精、掺其它树叶等垃圾茶其实就是仿冒茶叶。
刘海彪科长说,他们在以后的执法中,将加强对小餐馆免费茶水的监管,一旦发现免费茶叶不合格,将坚决查处。
本报记者王照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