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创新发展思路 建设生态工业园
 
发表时间:2005-11-07 09:22:06  来源:
 
    惠州数码工业园区经过3年多的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已引进包括世界500强企业普利司通在内的各类项目24家,协议引进资金额6.7亿美元,园区呈现建设与招商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势头。五中全会指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对建设绿色园区和谐园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园区与当地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

    建设绿色园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五中全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主要通过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和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来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数码工业园在创立之初,就确立了“规划先行”的方针,结合我市建设珠三角东部现代化经济强市和广东省现代石化数码产业名城目标,建设面向21世纪的新型工业园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把数码工业园打造成惠州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的亮点。

    一要改变以往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积极引进符合园区产业规划,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者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和项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要积极引进和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及设备,提升市场竞争力。继续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保证,积极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和人才积聚条件。

    二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园区。循环经济是一种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使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求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开工建设,对于购地后不能够如期开工建设的企业依照合同收回土地。要控制利用好了手中的土地,让其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在节能降耗方面,要广泛推广使用节能产品。在循环利用方面,鼓励企业引进设备,对本企业和园区内其它企业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再生资源要进行二次利用,力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建设和谐园区,实现当地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

    惠州数码工业园建设以来,园区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相邻村镇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周边村镇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还带动惠州市区至大亚湾沿线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为我市城市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实现与当地经济与社会共同繁荣。数码工业园的选址与规划,经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的认真勘察与充分论证,严格遵守《基本农田保护法》,选择的是一片荒芜的丘陵地带,既不占用周围的基本农田,又利于园区的长远发展。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园区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除了安置补偿款迅速到位外,还须千方百计把解决农民的长远利益和共同富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如园区周边的三栋镇鹿颈村,就以集体入股的形式在园区投资建设了3000多平方米的厂房,由园区统一招商,村集体每年可收入厂租10多万元。

    加强与村民的沟通和协调,积极扶持引导村民转变观念,科学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在园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园区加强与当地村民的沟通与协调,积极引导村民转变观点,科学致富。园区按照“政策引导、有序流动、加强管理、改善服务”的方针, 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组织起来,经过一定的技能培训后进入园区企业务工或在园区从事第三产业。工业园区的迅速发展也给周边村镇发展第三产业提供良好的机会。  (作者单位:惠州数码工业园区管委会)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