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卫生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本地区救灾防病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程序,并具有实际操作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迅速恢复、重建疾病监测与报告系统,及时了解灾情、伤情、疫情和病情等信息和救灾防病工作进展情况,密切关注疫情动态。
落实各项救灾防病措施。灾害发生后,灾区卫生部门要认真落实各项救灾防病措施,强化对灾区食品、饮水卫生监督,严格控制群体性聚餐;加强农药、鼠药等化学毒品的管理,防止灾区各类中毒事件的发生;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重点对灾民临时集中居住点、临时厕所等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杀灭工作;及时妥善处理人畜尸体,对可疑病患的排泄物、尸体等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预防性免疫接种等措施。
必须大力向群众宣传救灾防病知识,积极组织群众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处理垃圾、人畜粪便和尸体,及时作好消毒和卫生处理,消灭蚊蝇鼠害。指导群众抓好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和疫情发展趋势评估。
(作者单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刘庆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