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抗灾复产两手抓
 
发表时间:2005-06-30 10:15:49  来源:
 
    □科学抢改抢补,提倡补种补苗。

    □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蔬菜、优质畜禽等短平快项目,做到粮食减产经营补。
 
    抓好抗洪的同时,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搞好农田复耕及农作物的补种工作,帮助受灾群众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是当前全市上下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以保为主,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针对灾情实际,要“以保为主、以市场导向改补种、以效益为中心复产”的指导思想。种植业坚持“因苗抢管,促进恢复转化;能保则保,不轻易改种;科学抢改抢补,提倡补种补苗或改种”。突出排涝降渍、抢补改种、抢救抢管、抢抓病虫害防治。畜牧上突出动物防疫消毒,抓好饲养管理和增养补栏。蔬菜等园艺作物坚持分类管理、抢早改种、调整结构。林业生产突出抢管快繁、抢抚秋补。

    洪水退时,要及时清理疏通排水系统,尽可能缩短农作物水淹时间,减轻涝害。洪水退后,要注意排除田间积水,在阴天时可一次排干积水;在高温强光时,要逐步排水,最好是在傍晚时排水,有利于作物恢复生产。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方面。要针对不同作物种类、不同品种、不同受害程度使用合适的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农药及时进行防治,防止灾后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多策并举,拓宽渠道,千方百计挽回农业损失

    洪涝灾害给今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造成较大的影响,面对挑战,我们必须坚持多策并举,想方设法弥补灾害损失。一是粮食减产经营补。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蔬菜、优质畜禽等短平快项目,大力推广省工、节本、增效的实用农业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投入产出率。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与产地认定,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要早造损失,晚造补。把提高产量和效益放在重要的位置,及时安排高效高产的品种,积极做好晚造生产的准备。三是灾害损失劳务补。把农村劳务输出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壮大劳务经济,促进农民从农业走向非农产业,从农村走向城市,通过增加外出务工收入弥补农业灾害损失。四是局部损失全局补。坚持全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不动摇,统筹抓好各方面工作。突出抓好优势农产品产业建设,加快构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群,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加强经济发达地区对灾区帮扶力度,加大财政转移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市农业局)   □刘仕启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