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本报记者就如何开展校园文明建设问题,向广东教育杂志社副社长、《高中》杂志执行主编陈昭庆作了专访。
校园文明的内涵非常丰富
陈昭庆:校园文明是一个非常好的话题,它的内涵非常丰富,比如道德情操、行为举止、校园环境等等,无论哪个方面,文化是主要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明的内核。有时候,一本杂志、一本小册子能影响几代人,这说明文化的巨大威力。
创建“校本文化”促文明建设
陈昭庆:校园文明建设应抓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屹立于世界之林,就是因为中华文化根深蒂固。
惠州文化底蕴相当深厚,有具有本地特色的“四东文化”,这与外来文化相融合,进行挖掘、创新,方可培育自己“校本文化”。
潜移默化的熏陶才是最佳途径
陈昭庆:对学生进行教育单靠课堂灌输,效果并不见得好,潜移默化的熏陶才是最佳途径,因此应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才能让他们入心入脑,形成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