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场施工转入全面试车阶段,首套生产装置成功交接,首船原料油从中东运抵专用码头……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建设捷报频传,投产在即。欢欣鼓舞之余,我们禁不住再次探寻:这个项目将带给我们什么?
总投资43亿美元的中海壳牌项目投产后,石化产品年总产量约为230万吨,年产值达13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可拉动50倍的下游产业,每年带来6500亿元工业产值。有关专家解读,中海壳牌项目不仅将有力地推动惠州经济发展,带动广东省相关行业发展,还将积极推动我国石化行业发展。
随着项目建设的推进,我们一次又一次走近项目场地,细看规模庞大、工艺精良的生产装置,感受先进的管理理念,品味中海壳牌的无穷魅力。
中海壳牌项目使惠州大亚湾拥有了世界领先技术,具备了生产全球紧缺产品的能力。其联合化工厂的11套主要生产装置都按照国际标准设计,其中7套属世界级规模;通过国际招投标引进的13项专利技术,在世界同行业中保持技术领先。特别是乙烯裂解装置,采用了美国石伟公司先进的回收系统与壳牌凝析油裂解混合喷嘴技术,原料既可采用较轻的石脑油,也可采用较重的凝析油,在国内化工史上尚属首例;苯乙烯/环氧丙烷联产装置,采用壳牌不转让技术,是目前世界上第5套同类装置,建成投产后将是能效最高的一套;乙二醇装置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同类装置,具有世界领先技术;聚丙烯装置则采用了全球最先进的环管聚丙烯工艺。
专家分析,近10年来,中国对乙烯和丙烯衍生物的需要量迅速增加,而且这种增长趋势将继续保持下去。因应这一趋势,中海壳牌项目建成后主要生产聚乙烯、聚丙烯、苯乙烯单体,环氧丙烷、多元醇、丙二醇和乙二醇等全球紧缺产品。其乙烯裂解装置每年可生产80万吨乙烯、43万吨丙烯,这些产品主要供应广东省和对化工产品需求量较大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也正缘于此,以中海壳牌项目为依托的大亚湾石化区吸引了1200万吨南海炼油、LNG电厂、华德石化等大项目和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区的国际化工及相关产业巨子纷纷进驻。截至目前,落户大亚湾石化区的公用工程类项目有10个,投资总额共计约20亿元,大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在谈在建的石化项目有26个,总投资逾810亿元,其中已落户的项目有15个,总投资逾730亿元。预计到2010年,整个石化区年销售总额将超过1000亿元。大亚湾石化区的建设不但可以缓解广东省化工原料40%靠进口的局面,而且将成为惠州市乃至广东省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无疑,中海壳牌项目所催生的世界级规模石化区正在惠州大亚湾迅速崛起。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中海壳牌项目贯穿于设计、施工和运营全过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快了项目所在地的国际化进程。项目执行国内和国际普遍接受的环保标准,通过提供就业和培训机会帮助搬迁村民恢复生计,积极支持当地文化教育、医疗事业发展,使健康、安全、环保成为当地人的自觉行动。因为这个项目的积极影响,在大亚湾,在惠州,学英语热持续升温,诚实守信的商业文明氛围日渐浓厚,科技、体制和管理创新不断推进,尤其是全市上下努力营造符合全球经济规则的法制环境、行政环境、人文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热潮,更助推了和谐惠州的建设步伐,加快了惠州的国际化进程。由此看来,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带给惠州的,远不只是43亿美元! (曲 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