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认为,“只要有毕业证和身份证,走遍天下都不怕”,把档案抛之脑后,根本就不知该如何处理档案和人事关系。据悉,挂靠在惠州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档案就有近1/3被主人遗弃了,最长的遗弃时间有10年之久。
考上公务员,却不知自己档案在何处
小张大学毕业后到某私企工作,私企没有要求看档案,由于对档案不了解和不重视,小张也就没有过问。两年后,小张通过了公务员考试,用人单位要调入她的人事关系,需审阅小张的档案,但小张却不知道自己的档案存在何处。原以为在学校,但学校说档案已转到其户口所在地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几经周折,小张为查找档案不但破财伤神,还差点误了大事。
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人事代理负责人介绍说,大中专毕业生毕业时如果没有找到就业单位,其在校的档案应由学校投递至其户口所在地(原籍)政府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大中专毕业生如果暂时没有落实工作单位,就要及时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办理人事代理手续,办理人事代理手续后,可以按时转正、定级、调整工资、计算工龄、认(评)定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等。如果不及时办理人事代理手续的话,将视为自动放弃派遣资格。
没续办代理手续,被按自动离职处理
邓先生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某乡政府工作,他认为在这里也没什么发展前途就辞职了,把档案挂靠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到外地打工。按合同交了2年的人事代理服务费用后,邓先生认为找工作有没有档案无所谓,就再也没交人事代理服务费,对自己的档案不闻不问。没想到3年后,某市级事业单位要聘用他,要调邓先生的档案核实情况。由于邓先生的档案没有续办人事代理手续,按规定已按自动离职人员处理,不能按照干部身份办理调动手续了,邓先生后悔莫及。
记者从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了解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统一由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负责管理,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严禁个人保管他人或本人的档案。具备干部身份的流动人员,因各种原因离开原单位后,在1年之内没有找到单位调出的,应及时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办理人事代理,否则,辞职超过一年,其干部身份不再保留。
没有档案,算工龄等很多事情没法办
据了解,目前,许多人工作岗位与人事档案之间没有依附关系,单位对员工的约束主要靠合同。有些人就认为档案已经失去了作用。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提醒大家,人事档案仍然非常重要,不可弃之不管,档案在当今社会中还是有很大作用的,没有档案很多事情没法办。比如,弃档后就不能计算工龄,也没法续接工龄;影响今后退休手续的办理。另外,职称评定、考研究生、招公务员、申请出国、办理保险等都需要档案。如果档案的主人忽视对档案的管理,不主动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最后受损失的还是自己。
本报记者朱如丹 通讯员唐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