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可读性增强了
《惠州日报》7月改版之后,变化很明显。内容比以前更丰富,涉及面更广,不同层次的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看的版面。另外专题新闻集中,一个好的新闻题材报道得很透彻,追踪报道很及时。对与本市市民有关的问题也抓得很准,如《惠州新闻》版,大部分都是市民关注的内容,很有冲击力。稍有不足的就是有些文章做得不够细致,可能是版面增加的原因,希望以后能更加细心,将《惠州日报》越办越好。 (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唐德来)
与《惠州日报》共度20多年
我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看《惠州日报》了,可以说,我是该报的忠实读者,是老朋友了。《惠州日报》真是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越办越好。20多年来,它是我的一份精神食粮,每天不可缺少,如果一天不看就好像是“饱了肚子,饿了脑子”。近年来特别是今年7月底改版以来,《惠州日报》发展变化最大,分成A、B叠,内容更丰富,风格更加生动活泼,故事性、可读性、服务性更强,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要求。但民生新闻报道农村题材的还比较少,希望多报道一些农村题材的民生新闻。 (小学校长方文光)
栏目设置贴近百姓
《惠州日报》是我们了解惠州的主阵地,特别是经过改版后深受大家的喜爱。A叠的时政和要闻体现发展,体现权威;B叠的民生新闻、教育专题、财富周刊等都具有可读性。栏目设置贴近百姓,目的明确,增强了可读性。如今年6、7月连续推出的“职教新时空”与“职教和弦”等专版在职业教育领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向被“冷落”的职业教育在人们的视线中再次以强者的身份出现。 (惠州商业学校教师梁乃锋)
在《惠州日报》中“旅行”
每次拿到《惠州日报》,我都会迫不及待地翻到“悠游天下”版,来一次虚拟的风景名胜游。对我这类刚走出校门,还没有足够经济实力走遍天下的年轻一族来说,能有这样一份报纸、这样一个版面,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的心理需求。那些精致优美的文字配上犹如人间仙境的画面常常使我有身临其境之感。虽然不能亲自涉足期间,但能让心灵经常“悠游”一番,也算是一种安慰吧。真心感谢《惠州日报》给我弥补了生活中的些许遗憾!也希望以后能见到更多的美文美图! (市人事局黄三元)
党报给百姓送来温暖
《惠州日报》自改版以来,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更加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以前党报给普通老百姓一种比较严肃的感觉,关注民生不多。改版之后,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分开,在维护党报权威性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普通老百姓,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为维护他们的权益鼓与呼,不仅丰富了报纸本身的内容,增强了可读性,还拉近了与普通老百姓的距离,让普通老百姓感觉到了温暖。 (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陈景山)
可从报纸中获得法律知识
我很关注《惠州日报》,尤其是社会版的说法栏目。该栏目报道惠州的已判决案例,有律师点评,可以从中获取法律知识,具有很强的服务性,既受市民欢迎,也给律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专业知识的平台,跟上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步伐。(通用律师事务所律师陈胜文)
应更贴近普通市民生活
自从《惠州日报》改版后,作为惠州市的主流媒体,更加注重贴近市民、贴近民生,获得了市民的认可。但我认为如果想更进一步提高党报的权威性和服务性,除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展开宣传外,报道还应更加贴近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及时报道和民生关系密切的新闻。作为律师来说,希望在法律法规报道方面,不要局限于民事、刑事方面,还要关注行政诉讼,从而促使政府部门依法行政。 (金卓越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守龄)
把保健知识文章剪下收藏
我是老年人,平时就喜爱收集一些保健、饮食等方面的知识,订了《惠州日报》后,我就把有关保健方面的文章剪下来,对照参考用。我来惠州已有4年多了,我每天都坚持看《惠州日报》,以前《惠州日报》版面少,风格也比较老气,自从今年7月份改扩版后,《惠州日报》无论从内容还是风格上,就像一个人换了一张脸一样,内容更加丰富了,版面风格更加活泼了,可读性、服务性更强,我们老年人爱看。 (退休教师严学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