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的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大亚湾的白寿湾和考洲洋的铁涌、盐洲和稔山镇等沿岸海域,面积约371公顷。”市海洋与渔业局专家陈天水在记者11月27日的采访中,如数家珍地介绍起我市红树林的现状。他说,红树林不光是沿海的防护林,更是鱼虾等海洋生物的摇篮和栖息繁殖地,也是建设绿色生态惠州的重要部分,市海洋与渔业局一直全力推动红树林生态建设。
据介绍,我市拥有大亚湾和红海湾部分海域,有大小海湾28处,据1984年国家海岸带调查资料,我市辖区内的滩涂面积为3537公顷,滩涂面积最大的是考洲洋,有1375公顷,占全市总量的38.8%,滩涂类型为泥沙质及泥质;其次是范和港,有893公顷,占全市总量的25.2%,滩涂类型为泥质。由此可见,我市建设红树林是大有潜力的。
这些潮间带滩涂适宜种植红树林,我市目前最有看头的是惠东县盐洲镇和大亚湾的白寿湾的红树林。另外,惠东县的铁涌、稔山、巽寮等地也都有分布。
目前,我市先后发展了滨海沙滩浴场、度假休闲地和海上文体活动中心等旅游项目。此外,我市沿岸已开发利用渔港岸线8公里,水产养殖岸线50多公里,以及临海工业港口码头岸线13公里,这些跟红树林的发展有用海的冲突,限制了红树林的建设。
陈天水说,红树林的建设要符合我市海域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根据规划,到2010年,我市在现有基础上,将规划建设红树林233公顷。我市海洋与渔业部门将从海洋综合管理的大局出发,科学合理利用好滩涂岸线和保护好红树林,借鉴深圳、湛江等地经验,通过协调有关部门,结合滨海旅游和浅海滩涂养殖积极配合红树林的生态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