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林业部门改善生态环境主要用的是乡土阔叶树种。”市林业局从事营林工作20多年的专家朱廷华这样告诉记者。他说,目前我市已经调进1500公斤种子,占全市明年所需树种子的60%,有荷木、阴香、樟树、黎蒴等乡土阔叶树种,用于建设绿色生态惠州的森林公园和绿色通道、风景林等,基本上没有用桉树和南洋楹等速生树种。
朱廷华介绍说,在建设绿色生态惠州中,各级林业部门在指导和服务上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提供适合本地栽种的良种壮苗,二是提供造林种植技术指导。
目前我市调进的1500公斤树种已经全部下地,2006年1月上旬可以育苗2500万株,到2006年4月这些树苗可供种植,满足全年造林的需要。这些苗的树种大部分是自己采集的良种,荷木、樟树、黎蒴等采自龙门,阴香采自惠东,在我市的中心苗圃场和各县(区)的苗圃场培育,届时将把大批壮苗提供给市内各地。
全市有250多林业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将指导各地科学造林。朱廷华说,为了帮助更多人造林植树,确保当年植树成活率达90%以上,他们将通过印发造林技术资料和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比如要求营造生态公益林要密植、打穴要达到50厘米见方和40厘米深、提高抚育施肥管护技术水平等,确保各地不仅种植上适应性强、生态效果好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而且还要提高成活率和迅速郁闭成林,以加快绿色生态惠州的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