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月1日开始,巧克力制品标注新标准将实施。根据该标准,今后代可可脂添加量超过5%的产品将要标注为“巧克力(代可可脂)”,不能只简单标为“巧克力”。此类产品只能称为代可可脂巧克力或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产品包装上也必须注明代可可脂含量。
日前,记者走访了市区一些商场,发现目前市面上的巧克力产品几乎都以“巧克力”命名。
记者走访:
几乎没有巧克力标明代可可脂含量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的巧克力有两种,一种是用可可豆加工的产品,还有一种是用代可可脂的原料加工出来的。味道虽然相似,但是两种产品截然不同。一般来说可可脂的浓度越大,制成的巧克力味道越好。但是,纯可可脂是用可可果提炼的,价格昂贵,在常温下不容易保存,所以会添加一些代可可脂来提高凝固程度。而代可可脂是由精选棕仁油经过高技术冷却、分离而取得的棕仁硬油脂,再经特殊氢化,精炼而成,成本低廉。新的巧克力行业标准要求标明代可可脂的成分,无疑是给消费者挑选巧克力提供了新参照。
记者在市内的多家商场看到,几乎各种牌子的巧克力产品均标有“巧克力”的字样,如牛奶巧克力、黑心巧克力、榛果巧克力、果仁巧克力等,有些产品还标明是“纯正巧克力”。但是,在琳琅满目的众多巧克力商品中,无论是知名品牌还是普通品牌,几乎没有一款巧克力标明了代可可脂的含量,大部分巧克力只标明可可脂的含量。如某品牌“脆米巧克力”的包装上,看到名称的后面注有“代可可脂”的字样,但是其含量并没有标注。
市 民:
很少关注巧克力的成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市民对巧克力的“代可可脂”成分并不了解。
市民李平说,她非常喜欢吃巧克力,但是在买巧克力时只注重品牌和口味,从来不会去注意外包装上的成分。而市民张慧表示,现在市面上的巧克力多种多样,价格差别也很大。但无论购买什么价位的巧克力,她都很少关注巧克力的成分,更没有想过会购买到假巧克力。
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市民,当记者问他们是否了解新的巧克力制品标注标准即将执行时,只有一位表示知道,其他均表示不清楚。“有了这个新标准,以后选购巧克力就会看清代可可脂的含量,这样才能买到纯正的巧克力,不会被包装上的‘巧克力’字样所迷惑。”市民吴先生说。
本报记者叶莉子
如何分辨巧克力的好坏?
把巧克力捂在手里,若很快变软就证明是用大量的可可脂做的。纯正的、品质很好的巧克力味道香浓,外观非常光亮、完整。掰开后,巧克力非常细腻和均匀;劣质的巧克力则几乎没有什么光泽,而且产品的外观非常粗糙。掰开后,巧克力会有很多气孔,很不均匀。
(莉 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