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生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财政支持是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的有效渠道。如何发挥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做大县级财政“蛋糕”,夯实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基础
加大财源培植力度,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做大县级财政“蛋糕”,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一是进一步深化财政支出改革,科学安排财政资金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逐步建立县级公共财政框架,进一步界定和精减县级财政供养人员,改革县级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办法,深化政府采购制度,使现行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向公共财政过渡。二是努力培植、巩固和开辟新的财源,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积极支持农业特色生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提高工业效益,促进财政增收。大力发展非公经济,营造适合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财政增收。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建立长效投入机制
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真正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全面推进农村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机制,按照“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使各项补贴措施更加直接、更加有效。健全农村自主发展的内部机制。重点实施技能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稳步推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严格按编制和人员结构配备人员,着力降低财政供养系数。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增加镇村和农民收入。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督管理制度,重点开展以县为主的支农资金整合试点,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
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财政投入取得实效
地方财政投入的重点是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改路、改水、改房、改厕、改灶”工程,扎实开展“治脏、治乱、治散”工作,完善农村道路、水利、电力、广播、通讯等基础设施,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增强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作用。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大力推进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解决贫困群众的日常生活困难。
(作者单位:博罗县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