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引导青年农民工合理流动
 
发表时间:2006-11-27 11:31:53  来源:
 
    □韩维斌
 
    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阶段,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乡分割就业局面逐步打破,青年农民工的分化与流动,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但他们的可就业性和发展空间却不如人意,特别是面对我市企业普遍出现的缺工现象,如何有效推进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平衡供求关系,稳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现象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与探究。

    目前,我市青年农民工中普遍存在就业定位不准、就业观念相对落后、开拓进取精神不足等现象。有的青年农民工在盲目的从众心理驱使下,既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也没有做好技能准备。大部分青年农民工缺乏一技之长,只能从事简单、重复、繁重的体力劳动,对为什么打工,未来怎么发展,十分茫然。此外,青年农民工受社会交往和活动范围的局限,形成了他们较为封闭自守的思想和胆怯自卑的心理,在思想和行动上存有较强的依附性,存在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思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构建多层次的农村就业体系

    一是结合农村工业化进程,以城关镇和中心镇为依托,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中小企业为重点,围绕优势资源,扩大就业面,逐步改变青年农民工的盲目外出现象。二是结合农村城镇化进程,以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青年农民工进入农业信息、购销、储运、生活服务、旅游等行业,拓宽青年农民工的就业渠道。三是结合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及农产品深加工业,建立各种产前、产中、产后的专业化服务,发展多种经营,引导农村青年面向农村就业,成为技术农民。

    构建多元化的职业技术培训体系

    目前,青年农民工对培训的需求具有十分明显的就业从属性和派生性。针对这种现状,要将传播职业技能知识同产业结构调整,同振兴县域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着重在提高青年农民工素质上下功夫,促进农村青年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对他们进行政策理论、职业技术、法律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辅导,把适合青年农民工的就业技术有计划地送到农村去,让需要外出打工的青年农民工就地拿到各种行业技能证书。

    构建社会化的农村青年服务体系

    我市青年农民工最欠缺的是市场意识、法律意识和科技意识,最需求的是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的扶持和服务,十分渴望尽快提高自身素质和劳动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应围绕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联席会议要求,以“双千双万”农村基层团建活动为抓手,以“青春共建新农村”为主题,拓宽服务领域,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政府牵线、劳务中心发布、媒体推介等形式,为青年农民工提供科技、市场、就业等各类信息,引导农村青年选择合适的行业。 

    (作者单位:团市委)
 
不合格奶粉仍在销售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