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企业应积极应对人才“跳槽”现象
 
发表时间:2007-03-26 10:37:26  来源:
 
    □陶伟军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落户惠阳的企业越来越多,人才流动也日益频繁。人才流失尤其是关键岗位和特殊工种人才的流失,往往对企业造成较大损失。如何更好地稳定企业人才队伍呢?笔者认为,关键是正确处理好如下关系:
 
    正确处理好“引才”与“借智”关系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差异,与周边地区相比,惠阳区职工的整体收入水平较低,这是人才外流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就要求企业切实做到善待人才、信任人才、尊重人才,为人才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另外,仅仅要求企业用高薪和优厚待遇留住人才是不现实的。为此,企业在人才工作中需要转变观念,拓展思路,既“引才”又“借智”,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要拓宽引才工作思路,坚持“引才”与“借智”并重,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理念,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注重人才的短期服务,对不能、不便、不愿在惠阳落户但又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为企业服务的人才,要打破户籍、单位和地域的限制,允许户口不迁、单位不变、两地工作、跨区服务,鼓励他们通过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或技术顾问等形式为企业提供服务;对于急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项目,可以实行招标制,通过项目引进人才和智力,以多种方式灵活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

    正确处理好人才“流”与“留”关系

    人才流动是不可避免的,作为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引导人才朝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向健康有序流动。一要从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利用,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角度出发,千方百计留住企业最需要的人才,尤其是关键性的重要人才。二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平常的心态来应对人才竞争,找出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和别的企业吸引人才的原因,迅速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不断改善人才工作的环境。三要化被动为主动,采取法律和制度等手段,将人才流失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如完善有关法规制度,在企业人才流动时确保企业的商业秘密等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建立企业内部应对机制,做好人才梯度储备;建立技术和技能传授制度,核心技术分散控制,避免形成技术垄断局面,保证企业生产经营不会因个别人的流动而受到影响。

      (作者单位:惠阳区委组织部)
 
不合格奶粉仍在销售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