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社会安定不在于提高城市准入门槛
 
发表时间:2007-03-26 10:35:00  来源:
 
    □然 也
 
    最近,广州一家新闻媒体开展“广州拟设立准入底线”的讨论,不少老广州人对外来人持比较宽容的态度,强调要加强管理;反而是一些“新广州人”不满意和他们以前一样身份的人无序地涌入广州,提出要提高准入门槛。笔者认为,提高门槛阻止“低素质者”进城是难以操作的,也不利于城市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

    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等。如果把职位低、学历低和没有固定收入、固定住所的人划定为“低素质”的人,且把他们都阻挡在城市之外,那么,除了官员、白领就是老人、小孩了。没有罪犯、没有流浪汉、没有乞丐、没有外来工,好象可以过平安日子,可是,谁来看门、谁来清洁、谁来搬运、谁来建设?有个现象不是叫“鲶鱼效应”吗?没有这活蹦乱跳的“鲶鱼”共存,整个城市就会死水一潭。

    如何抵挡这些“低素质者”进城?有人说,学上海、深圳,提高准入门槛,根据城市劳动力供需状况,不定时公布本市禁止使用外来人员的工种。这样就能阻止外来工进城吗?不少外来工根本不知道城里需要什么人,都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进城的,一旦进来以后,出去就难了。上海、深圳同样也存在所谓“低素质者”。其实,广州人最头疼的不是“低素质者”,而是危害社会治安的不法之徒,最痛恨的还是那些抢夺和抢劫分子。自食其力的外来工都是遵纪守法的,不少罪犯往往是没有工作,有些隐藏在打工者的队伍中,我们不能因为打工者中有个别罪犯就把所有的外来工“驱逐出境”或者拒之门外。

    真正要让外来人口有序进入城市,并和大家共同建设城市,关键是缩小城乡差距。事实上,只要生活过得去,人们一般是不会远离祖辈居住的地方。提高城市准入“门槛”就是自我封闭,是对外地人和劳动者的歧视,必将走向死胡同。一个城市要充满活力且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在加强对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进行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治安管理、严厉打击犯罪,才能使无序变成有序。这才是改善城市治安的有效举措。
 
不合格奶粉仍在销售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