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遏制“双抢”需要广大群众支持
 
发表时间:2006-01-11 09:12:08  来源:
 
    《惠州日报》1月6日有两篇报道令人关注:一篇是《惠城区组建专业队打“双抢”》,另一篇是《英雄:流了血不能再流泪了……》。笔者认为,这两篇报道虽刊登在不同版面,却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惠城区组建专业队打“双抢”》的报道说,“双抢”案件和盗抢机动车辆案件占惠城区发案数的绝大部分,市民对这两类案件的频发也多有怨言。为此,惠城区公安分局决定抽调100名精干警力组成反“双抢”专业队,抽调30名经验丰富的民警组成反盗抢机动车专业队。近些年来,市区“两抢一盗”案件的发生确实比较频繁。10多年前,市区自行车被盗的现象比较普遍,社会上曾有“没有被盗过自行车的人不是惠州人”的说法。现在人们对被抢又有说法了,叫做“家人没被抢过的人不是惠州人”。虽然不一定每家都有人被抢过,但从平时人们议论的情况看,这些年被抢过的人的确不少。对此,不仅市民颇有怨言,市人大代表和市人大机关也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过意见,希望加大“双抢”案件打击的力度。所以,针对此类案件比较突出的情况,组织专业队伍进行严打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光有专业队的打击是不够的。这些年来各级警力有增无减,但此类案件反而不断增多。除产生此类案件的社会根源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防治此类问题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警民结合的防控体系。实践证明,干什么事情都必须发动和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要加大对“两抢一盗”的打击力度,同样要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把专业队的严厉打击和群防群治紧密结合起来,打一场反“两抢一盗”的“人民战争”。如果不发动广大群众,没有群众的密切配合,光靠专业队去对付“两抢一盗”犯罪分子,即使再增警力也是不够的。只有把广大群众动员起来,才能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而要构建打击“两抢一盗”群防群治的防控体系,就要大力宣扬和扶持见义勇为、敢于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典型。这方面,桥东街道办事处就做得不错。近几年来,他们通过抓普法学法增强人们的正义感、党员义务巡逻引导群众共同抵制犯罪行为等途径,大力营造见义勇为的氛围,对见义勇为积极分子,始终坚持鼓励和奖励并重的态度,除了向城区政法委申请对见义勇为者进行表彰外,还通过筹款、年终奖励等方式,鼓励见义勇为积极分子,使该辖区涌现了退伍军人孟良春、外来工郭跃福、曾锦飚、吴元刚、东湖花园保安员翁鸿锋等多名见义勇为先进人物,为维护辖区治安作出了积极贡献(见去年8月30日《惠州日报》)。

    从近几天《惠州日报》的连续报道看,陈晓东见义勇为受伤后的情况与孟良春等相比就差得多。虽然他的情况见报后引起了很多市民的关注,不少人到医院看望并捐款帮他渡过难关,但还没见到有关部门领导到医院看望慰问的报道。希望辖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对陈晓东的情况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想办法尽快解决好他当前面临的困难,决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否则,谁还愿去见义勇为?群防群治的防控体系又怎么能建立起来?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