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市召开首届未成年人品德优秀“旭日奖”表彰会。会上,香港旭日集团董事长杨钊先生诚聘全市首批3000名获奖学子为“道德大使”,殷殷寄语“道德大使”带动全市青少年学生“日行一善,一年行365善”,将善心、爱心、注重品德之心传遍社会。
日行一善,就是每天坚持做一件有益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好事、善事。这些善举也不一定有多大,对于青少年来讲,正如杨钊先生所说,早晨起来叫一声“父母好”;协助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坐公交车给有需要的人让座;帮助同学攻克一道难题;向文明靠拢、远离恶言恶行,等等,都在善举之列。
坚持“日行一善”,是搞好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不难想象,一个人从儿童时期开始,每天坚持做好事、不做坏事,一步步向文明靠拢、远离恶言恶行,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人们的思想就会不断进步,道德水准就会越来越高。这是一种化整为零的修养法。所谓“化整为零”,就是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目标细化到一件件善举上,通过一件件善举,淘冶自己的道德情操,最终达到道德高尚的目的。品德高尚的人不是一天就修炼好的,品行不端的人也不是一天就变坏的。向青少年一下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人们往往会因为难于达到而不去实行。而提出“日行一善”,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比较容易做到。表面上看好像标准低些,其实这才是抓好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招。
“日行一善”不仅是道德修养的好方法,也是事业有成的秘诀。美国的卡罗斯·古铁雷斯7岁前,他父亲是位大庄园主。上世纪60年代,他所在的岛国的一场革命,使他失去了一切。当家人带着他到美国时,全家一无所有。为了生活,从15岁起他就跟随父亲打工。后来在一家食品公司找到一份推销员兼货车司机的工作。临上班时,父亲告诉他:“我们祖上有一遗训,叫‘日行一善’。在家乡时,父辈们之所以成就了那么大的家业,都得益于这4个字。现在你到外面去闯荡了,最好能记着。”此后,当他开车把燕麦片送到大街小巷的夫妻店时,总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比如帮店主把一封信带到另一个城市;让放学的孩子顺便搭一下他的车。就这样,他乐呵呵地干了4年。
由于乐于助人,他的工作也上去了。4年中,他个人的推销量占了佛罗里达州总销量的40%。第5年他被总部派去墨西哥统管拉丁美洲的营销业务。他打开拉丁美洲的市场后,又被派到加拿大和亚太地区;1999年,被调回美国总部任首席执行官,年薪740万美元。就在他被美国猎头公司列入可口可乐、高露洁等世界大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候选人时,美国总统布什在竞选连任成功后宣布,提名他出任新一届政府的商务部部长。《华盛顿邮报》记者采访他对个人命运的看法时,他说:“一个人的命运,并不一定只取决于某一次大的行动,我认为,更多的时候,取决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小的善举。”后来,《华盛顿邮报》以“凡真心助人者,最后没有不帮到自己的”为题,对古铁雷斯做了长篇报道,报道说,古铁雷斯发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最简单的武器,那就是日行一善。
当然,我们“日行一善”并不是为了他人回报,但“善有善报”是客观存在的一条规律。因为知恩图报的人总是占绝大多数。人们常说的“老实人最终不吃亏”就是这个规律在起作用。所以,无论从搞好个人思想品德修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还是从“帮人帮自己”来讲,“日行一善”都是很值得提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