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近日有关媒体报道,海南省原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苏厚,2003年退休后携老伴回到家乡海南省临高县南宝镇松梅村种地务农。这位担任过海南农恳总局局长的领导同志,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农民”身份,没有淡化对故乡的眷恋,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家乡修筑道路,创办“农民香蕉合作社”,开办“农村幼儿园”,带领乡亲改变了贫困的面貌,事迹感人。
副省长退休回家种地,体现了领导干部忧国爱民的情怀。一般来说,领导干部退下岗位后都难免滋生失落之感。但人总是会老的,职位总得要退,这是每个领导干部都必须接受的客观事实。不过对退休后的生活的选择是自由的,选择留在工作单位所在地安度晚年无可厚非。但陈苏厚却选择回家种地,帮助乡亲摆脱贫困,不仅表现出他报答家乡养育之恩的反哺之情,更体现了党员领导干部退休不褪色的本色。
副省长退休回家种地,也体现了领导干部对农村发展的关注。我们很多领导干部出身农民,是喝农村的水、吃农村的粮长大的,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改革开放后,绝大多数农村地区虽已解决温饱问题,但我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相对于城镇还比较落后。因此,党和国家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采取免收农业税等一系列措施,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的发展。近年来我省“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加强农村基层建设,对农村发展与稳定起了重要作用。应该说,副省长退休后回家种田与党的工作重点、农村发展结合起来,意义很深远。
副省长退休回家种地,还体现了人们向往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的美好愿望。农村虽生活条件简陋,清茶淡饭,劳作辛苦,但那里有青山绿水,民风纯朴,给崇尚这种生活意境的人以健康与快乐,何乐不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