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惠州市万众评公务办公室在《惠州日报》刊发了《通告》,拉开了今年万众评公务活动的序幕。
“万评”活动从2002年起已进行了3届,这项活动使百姓有机会评议政府各职能部门,群众的很多困难得以解决,机关工作作风得以转变,深得民心,已逐步成为惠州党风政风建设的品牌。今年的“万评”虽有前3届的经验,但与往届有不同背景,首先是参评单位比上年增加了,且增加的是一贯认为“不宜评议”的领导机关重要部门。其次是万众评公务、党员先进性教育、全省纪律教育月3大活动同期开展,领导高度重视,群众十分关注,但工作量大,精力易分散。
搞好“万评”,倾听民众心声是最基本的保证。党和政府办任何事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倾听民众的心声是由人民群众的社会基石地位决定的,在公务活动的关系中,人民群众是赋予公权,产生公务的主体,同时又是接受公务活动的客体。人民群众既是优良公务的受惠者,又是不良公务的受害者,拥有对公务最权威的评判权。
倾听民众心声,应当摆正主仆关系。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是受托于公务的仆人。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的“万评”,正是从这种主仆关系出发,通过“万评”平台,让主人对仆人的功与过、是与非、优与劣考量评判。把握不准主仆关系,被评者就难以摆正自己的位置,更难以俯下身子去征求和倾听民众的意见。
倾听民众心声,应当甘当群众学生。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公务人员的衣食父母。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党的优良传统,参评的127个单位的领导应当主动深入到基层人民群众中去,到管理服务相对单位和相对人群中去,面对面征求意见,虚心接受批评。若能够广泛收集批评本单位的工作意见,则说明群众对本单位是信任的;若不能收集到批评意见,恐怕不是本单位工作完美无缺,而是缺乏群众的信任。切不能自以为是,沾沾自喜。
倾听民众心声,应当淡化评议名次。参评单位的压力,大多是被评议排为倒数5名内的尴尬。掉进“倒5名”之列,意味着人民群众对倒5名的工作和作风不满意,感到羞耻和难堪是人之常情。在评议结果产生前每个单位都是潜在的“倒5名”。这就要求各单位做好“倒5名”的思想准备。作准备当然不是炼厚脸皮挨批评,而是主动查找存在问题,边评边改。自查自改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在于请群众提意见,找问题。闻正则善,闻过则改。要相信,万众评公务对一个单位的评议,将是对一年来既成事实的综合评议,也有可能是对万众评议活动开展期间的阶段评价。所以,在“万评”期间向群众征求意见,又是修补不良印象、亡羊补牢的有效措施。
搞好“万评”,事关惠州的党风政风建设,事关惠州经济社会发展,连结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理应共同关注、共同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