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个月的休养生息,我市数百艘渔船又重新解缆起锚,鱼贯出海。首次捕捞,船满舱满,其中的136号和128号渔船共捕获6000多公斤鱼(详见《惠州日报》8月3日B1版)。
惠州渔民休渔期结束后第一天就满载而归,一是说明渔民捕鱼本领强,捕捞设施不错。二是说明休渔休出了成效,一网就捞起千余公斤鱼虾,足以证明大亚湾海域鱼虾多了。
休渔期既已结束,渔民出海捕鱼天经地义,捕得多了点似也无可厚非。然而,在分享渔民获得丰收的快乐之后冷静下来,笔者却生出了一些忧虑:休渔的目的在于保护水产资源,休渔期之后如果捕捞过度,会不会使休渔成果大打折扣,并在无意中有违休渔的本义呢?
今年是南海海域实施伏季休渔的第7个年头。之所以休渔,是因为我国海洋捕捞过度使水产资源严重萎缩。海洋资源动态检测结果表明,连续7年的伏季休渔使南海海域渔业资源下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渔业可持续发展呈现较好的趋势。然而,总体上看,南海海域渔业资源状况仍然较差,水产资源衰退并未完全得到恢复性改善;渔获物数量虽有增加,但质量却不高,优质鱼类比例明显减少。笔者从网上看到的大亚湾渔民渔获物图片,显示的恰恰也是小鱼小虾居多,大鱼较少。
是否可以通过改善捕具给小鱼小虾留条生路?
笔者无意给惠州渔民休渔期后的丰收泼冷水,只是从长远计,认为应防止过度捕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