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草根经济”、“老百姓经济”,是藏富于民的经济,是富民强市之本。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对扩大就业门路、优化经济结构、增加财税收入、维护经济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聚积沉淀民间财富、实现富裕安康,对缩小社会群体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影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营造了良好的软、硬环境,促使我市民营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民营经济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难题和障碍: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与裹挟、优胜劣汰,创业的门槛过高,过多的行业市场禁入,税费较高,融资难度大,一些部门扶强不助弱等,挤压了民营经济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因此,仍有必要为民营经济的发展铺路搭桥,措施要落实,政策要兑现,资金要保证,服务要到位。
引导民间力量投向民营经济建设
最大限度激活民间创业热情,引导民间力量投向民营经济建设。充分激活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力要素,引导民间创富冲动,不惟成份,不论出身,宽容失败,善待挫折,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营造鼓励、支持民间创业的大气候。
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放手、放心地让民营经济发展。所有与国家、省、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相抵触的部门文件都要废止,所有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都要破除,所有除国家明确禁止外的行业和领域都要向民资开放,所有鼓励和保护民资发展的优惠政策都要向民资兑现。特别是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基本设施、公用事业以及法律法规没有禁入的行业和领域。政府部门要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搭建制度平台,优化外部环境,不得乱检查、乱摊派、乱罚款,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各种权利。
着力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融资难、用地难、招工难
最大限度提升民营经济整体实力,促使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惠州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方向是科技型、外向型、农产品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为此有必要建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土地、劳务交易市场,着力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融资难、用地难、招工难问题。对融资难问题,可以开辟更多融资渠道,如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实行股份合作等,消除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对用地难问题,可以加强民营工业园建设,发挥聚集效应、关联效应,拉长产业链条,节约用地、运输等成本。要扶助一批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国内外上市。
营造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往往是环境优良、政策宽松、法制健全、竞争有序的地方。一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与开放性,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政策的取向应是支持与引导并重、服务与监管并重,引为先、督在后。二要加强民营企业家、经营者队伍建设,提升地位,提高能力,培育素质,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三要改善治安环境,依法保护其财产安全,解决民营企业家的后顾之忧。 (黄文新)
关键词点击
老百姓经济
“老百姓经济”是民营经济的通俗而又意味深长的称谓,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民营经济的本质,说明民营经济源自“草根”、滋生民间,又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带来财富,藏富于民,富民强市。(黄文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