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视频电子警察上岗了,用视频电子警察代替电子眼,无疑会使路面监控更为直观、清晰,也将杜绝一些司机的侥幸心理。但是配套的行车标志设施却不敢恭维,红绿灯设置的时间与密度科学与否暂且不说,由于之前部分道路改设单行道和行车道,至今许多路面标志错综复杂,新标志覆盖于旧标志之上,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来;有些路段本来是指引直行的,可是到了交叉路口,却骤然变成了拐弯道,这时再想变道已经来不及了;至于单行道的标志,旧的不拆,新的不树,许多人很难将其完全弄清楚。
为了方便市民出行,解决好市内日趋严重的交通拥挤现象,建议有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一、对全市的单行道进行彻查,做好标志清理工作。该拆的拆,该树的树,单行道标志应该立在路口醒目的位置,不要隐在树影下或者商店招牌后面,以方便行车人看到。 二、将市内各大路口红绿灯转换时间科学规划好。现在许多红绿灯的转换时间设置不太合理,既有互相撞道的,也有因时间过短弄得机动车和行人争分夺秒抢道的。红绿灯是控制车与车、车与人合理通行的“信号灯”,理应根据该处的实际人流量与车流量作出周密、合理的设计。三、修补好市内主要干道的路面行车标志。各车道的指引符号应该清晰明了,科学合理,链接得当,不要让车辆像走迷宫一样。四、做好交通宣传资料的发放工作,让市民及时掌握交通资讯。像交警部门利用周末到陈江派发交通安全常识宣传单,就是一次很好的亲民、便民活动。建议交警部门与新闻媒体合作,编辑一个路面交通指南,分江南、江北、麦地等片,标清单行道和行车道。我想这份指南肯定会成为驾车一族的行车宝典。
目前,在上下班时间或突遇交通意外时,市区主干道长长的车龙经常见首不见尾,交警们就像救火队员,左奔右突,也非常辛苦。事实上,许多交通事故固然是因为司机和行人不负责任所致,但如果将交通配套设施完善好,发出文明行车的“信号灯”,对司机们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