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亚湾投资置业成深圳人首选
2003年以来,大亚湾沉寂多年的房地产业开始兴旺起来。康汇外商公寓、熊猫碧富新城、南山国际大厦、丰华商务大厦、凯旋居等地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这一轮的房地产从一开始便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并明显带有与大亚湾石化区相配套的功能性特点,如外商公寓、商务办公楼、倒班公寓以及不同档次的花园小区等。据介绍,上述房地产项目的买方市场异常火爆,基本上未开盘就已售出十之八九,购买者多来自深圳,置业者均带着很强的投资倾向。
业界人士分析指出,大亚湾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地理位置优越,港口、铁路、公路、机场、供水、供电、通讯设施优良,是置业首选地。广东主要城市群目前已呈现出明显的大融合特征,其两小时以内置业半径完全能够涵盖到大亚湾,如2007年惠深沿海高速公路开通后,深圳至大亚湾就不足半小时车程,人们将置业眼光汇聚到大亚湾是很自然的事。
据大亚湾区房产管理局统计,2003年至2005年,大亚湾区新建商品房成交金额分别为315万元、1014万元和5712万元,比增达到220%和460%。该局办公室主任张惠雄认为,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巨大拉动效应,为大亚湾房地产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国际星级酒店进驻大亚湾
大项目的带动效应,不仅使大亚湾的房地产得到快速发展,而且直接拉动了淡澳地区其他第三产业的繁荣。据大亚湾区公安局统计,2004年大亚湾区外来人口达到高峰,总数超过7万人。旅业、餐饮业因此发展势头强劲,2002年11月2日南海石化动工奠基之后,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大亚湾便兴起了假日酒店(国际三星级标准)、千帆阁酒店(国内五星级标准)、望海楼酒店等近10家大酒店和数十家西餐厅,至于此间重新装修或开业的小酒店、小餐饮店就更多了。
据大亚湾工商分局统计,2003年以来,大亚湾新发展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注册资本的增长速度更是超过了30%,企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位于大亚湾石化区附近的岩背村,仅2004年一年新开的个体经营店铺就超过100家。
“石化”支行拓展国际金融业务
“因为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我们支行在大亚湾挂牌成立;因为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的带动,我们支行短期内开设了许多国际金融业务,成为名副其实的石化支行。”广东省银行业务综合排名第三、全省百强支行——中国工商银行惠州市滨海支行成立不到两年时间,已经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对此,该行市场部的负责人蒋先生如是说。
去年一年,滨海支行人民币存款总额2.4亿元,本外币贷款总额达53亿元,账面利润比2004年增加1亿多元,利润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增长。目前,他们的客户包括了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LNG发电厂项目、中海油1200万吨惠州炼油项目以及普利司通、建滔、欧德油储的大部分内外资客户。而循环保函、买方付息票据贴现、批量付款等跨国际的金融业务,已成为滨海支行在全市开创的主要业务。
2010年第三产业将创造65亿产值
大亚湾区“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大亚湾区经济实力得到大幅提升,石化区将形成1000亿元的生产总值、400亿元的GDP规模,整个大亚湾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500亿元,三大产业比例为0.7:86.6:12.7。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从大亚湾区“十一五”三大产业的这一比例来看,接下来的5年将是大亚湾第三产业难得的机遇期和发展的黄金期。到2010年大亚湾区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将达到6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