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的发展带动惠州产业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
18年前,这里还是自然经济的小渔村,因为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落户,小渔村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月25日,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邓木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小渔村经济一下子变成后工业时期发展阶段,这样跨越式的发展是广东省乃至全中国少有的。大亚湾的每一次变化,都牵动着惠州人民的心,大亚湾每一次飞越,都会震动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目前已落户大亚湾石化区有15个石化项目,有14个超亿元项目,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5家,总投资逾730亿元。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惠州的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两大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其中石油化工不光对惠州的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的影响,在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惠州学院院长张岳恒博士分析说,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数码工业园、大亚湾石化工业区、大亚湾西区4个经济核心区推动着惠州经济的发展,充当着“发动机”的角色,是惠州产业结构的基础,也是惠州经济起飞的动力。从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角度分析,大亚湾的发展推动着惠州产业结构的变化。张岳恒说,财税收入、生产总值和物价是衡量产业结构升级的非常重要的指标。从2005年我市经济发展可以看出,我市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体现出循环经济优质结构,同时体现出大亚湾带动惠州产业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
大亚湾区到2010年将实现工业产值1000亿元,GDP500亿元
据了解,日前完成初稿的指导我市城市建设的《惠州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提出近期建设目标是初步奠定和完善“一城三片”主体框架,即构建惠城中心区—惠阳副中心区—陈江地区的城市空间结构,拉开城市发展架构,全面建设新城区。规划范围是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惠城、惠阳—大亚湾、仲恺—陈江三大组团的核心区,规划面积约1800平方公里。
邓木林告诉记者,市政府将大亚湾纳入惠州市区规划,大亚湾是沿海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大亚湾目前的情况,迫在眉睫的就是完成大亚湾总体规划。在抓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上,按照“五区一岸线”的建设构想,打造“石化新城、绿色港湾”。“五区”即:石油化学产业园区、港口物流仓储区、西部综合产业区、行政金融商务区、旅游休闲度假区;“一岸线”即:起于小桂湾止于小径湾的沿海岸线。
据介绍,今后5年,是大亚湾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5年内,开发区将投入1000多亿元的建设资金,东、西部工业区和惠州港区三大经济区域的经济总量将成倍增长;到2010年将实现工业产值1000亿元的工业产值和500亿元的GDP。
未来的大亚湾将建设成为以石化产业为主导,电子信息和汽车工业、旅游业、港口物流业协调发展的现代滨海石化新城区;成为大工业与滨海旅游并重、繁荣经济与优化环境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港湾;成为一颗绚丽夺目的南海明珠。 本报记者王开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