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榕见证14年风雨历程
在大亚湾海滨,在未来的石化大道,有一棵饱经沧桑的百年古榕。它见证了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经历的风雨岁月。而今,它更加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经历千年潮汐拍打的大亚湾,有着太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毗邻港澳;淡水资源充足;滨海台地平坦开阔;辽阔海域水深浪小;港口吞吐潜力巨大。这里平坦开阔,腹地人烟稀少,拥有大片充足的建设用地。周边99个岛屿,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成为连接亚太地区十分便利的出海口。
1988年11月1日,荷兰皇家壳牌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专家考察大亚湾,大亚湾从此结缘大项目。2002年11月1日,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奠基典礼举行,标志着经过整整14年的孕育,南海石化项目呱呱坠地,正式诞生。
各级领导殷切关怀
1990年2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考察惠州和大亚湾,指示南海石化项目要加快立项。
1992年6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考察惠州大亚湾工业区,了解惠州港的情况后,满意地说:“这个港口确实好,你们要好好发挥它的作用。”
在中央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南海石化项目立项。1991年1月,国家计委批准了南海石化项目建议书,正式立项。2月,中外双方各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开展项目可行性协议的研究。1991年7月27日,合资兴办的南海石化项目可行性研究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李鹏出席了签字仪式。
1994年2月,李鹏再次考察惠州,欣然写下了题为《重逢》的一首诗:“一别四载又相逢,千年古城换新容;待到南海油城起,定叫惠州更繁荣!”2000年10月28日,项目合营合同在北京签订,李鹏亲自参加签字仪式。
国家和省计划、经贸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对该项目给予了很多的具体指导。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十分关注项目的进展,为项目倾注了不少心血。
各方合作取得成功
壳牌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每任董事长总经理都莅临大亚湾。
壳牌选择惠州,是因为这里的区位优势、港口优势,更重要的是惠州的诚意和执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选择惠州,因为它在走向世界的征途中,必须以更大的气魄做强做大。惠州需要大项目,因为惠州必须以大项目带动全市经济发展,出奇制胜。
1998年,南海石化项目框架协议在荷兰海牙正式签订。消息传开,石破天惊。项目所在地惠州大亚湾顷刻间成为世人瞩目的阳光地。
2000年10月28日,南海石化项目合营合同正式签订,标志着该项目落户惠州终于在世界面前画了一个精彩的句号。2002年11月1日,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奠基典礼举行,项目正式进入紧张的建设期。2006年2月10日,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联合工厂生产出合格乙烯和丙烯,表明南海石化项目顺利建设投产。
|